返回

212【公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2【公案】 (第2/3页)

上!”

    众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同时翻阅手中泛着墨香的册子。

    相较于去年冬天由谭明光主导的新政三策,薛淮细化过的方略更加详尽扎实。

    譬如第一部分农桑事项,薛淮着重强调三点,即严禁胥吏扰农、保障耕牛籽种、修复水利沟渠,每一条的内容都非常详细,具体到何人负责何时验收如何考评等等。

    又如肃清市侩平准物价这一项,薛淮交由郝时方领衔负责,要他严惩市霸牙行、设立官秤官斗、建立市价旬报,从而保证境内的民生稳定,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

    此外还有振兴百工疏浚商路、恤养孤贫敦厚风俗、明断狱讼靖安地方等等,这些政策算不上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却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关键的是,薛淮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范围,不会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以他如今的权势和威望,府县两级官吏没人敢捋虎须。

    “诸位,以上诸项关乎民生百务,乃府衙权责所在。”

    薛淮见众人并无异议,便肃然道:“新政成败,在于力行不辍,稽查有方,赏罚分明!自本官始,至各县胥吏杂役,凡推行新政有功者,考评从优,阳奉阴违、怠惰贪渎者,严惩不贷!”

    众人起身恭敬地说道:“谨遵厅尊之令!”

    薛淮微微颔首,又命王贵行文各县知县,于二月初十来府衙当面座谈新政事宜,随后便让众人退下。

    他回到内厅之时,叶庆已经在此等了一段时间。

    二人互相见礼,叶庆开门见山地说道:“薛大人,我刚刚收到京城来信,你想打听的事情已经有了结果。”

    薛淮目光微凝,朝旁边看去,江胜和齐青石心领神会地退下,二人就守在外面。

    “那件案子有些复杂。”

    叶庆略显沉肃地说道:“太和二年,令尊时任监察御史,受命协查一桩军械贪渎案。此案牵扯到时任兵部尚书、京军西山营提督和宣大总兵,乃是今上登基之后处置的第一件大案。彼时有兵部武库司郎中凌青卷入其中,令尊查明凌青乃是贪腐一条线上的重要节点。后经陛下允准,靖安司查抄凌家,发现大量贪墨和行贿的罪证,凌青在诏狱中畏罪自杀,其妻随即自尽。”

    薛淮听得眉头微皱。

    正月初八在影园雅室之中,他从徐知微口中得知对方下毒的缘由,提取出几个关键信息,随即拜托叶庆通过靖安司查询当年薛明章经手过的案子。

    通过靖安司高层的判断,只有太和二年兵部大案中的凌家符合徐知微所言家破人亡的条件,然而薛淮没有想到这件案子牵连如此之广,兵部尚书、京营提督和宣大总兵单拎出来哪个不是朝堂重臣?

    他想了想,沉吟道:“凌家是否还有人活着?”

    叶庆道:“凌青有二子一女,两个儿子死在流放之地,一个女儿已经出阁,夫家乃是京中富商柳家。当时因为陛下震怒,凌家被查抄,凌青及其妻子相继暴亡,其女凌英因已嫁作柳家妇,按律法不在株连之列。但柳家为求自保,迅速将其休弃。凌英被逐出柳家后不久,其夫柳从便在商旅途中遇悍匪横死,所携货物遭劫,柳家亦因此败落。”

    薛淮心中一动,从凌英的年纪和遭遇来看,她极有可能是徐知微口中的姑姑,便问道:“凌英下落可知?”

    叶庆摇头道:“卷宗上并无明确记载,盖因此案已经了结,凌英本就不在株连之列,无人在意她的生死。薛大人,此案年代久远,诸多亲历者已不在人世,凌柳两家更早已化作尘土,想要查清详细极为困难。”

    薛淮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靖安司都统韩佥知道天子对薛淮的器重,不介意在这种小事上出手相助,但薛淮若是想驱使靖安司动用大量人手去查一件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