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5【邀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95【邀约】 (第2/3页)

情况,二则……听闻府衙新政推行顺利,扬州民生愈有起色。济民堂新近收治的病患,病因也多是积劳风寒,少了些因生计无着、愁思忧虑而致的心脾虚弱之症。新政惠民,可见一斑。”

    此言一出,沈青鸾登时有些意外。

    她从小接受沈秉文的言传身教,天资又足够聪颖,只要不是和薛淮单独相处的时候都足够敏锐。

    徐知微这番话一出口,沈青鸾就察觉其中蕴含的试探之意,问题在于她为何要试探薛淮?

    更何况以薛淮的城府和洞察力,徐知微这般浅薄的试探根本瞒不过。

    “徐神医医者仁心,时刻不忘病患之苦,令人感佩。”

    这时薛淮接过话头,神情淡然且从容地说道:“此番府衙推行之新政,乃是谭府尊和薛某共商拟定之策,便是希望百姓生计有托,济民堂所见之病因变化,正是我等所愿。神医于济民堂坐诊,每日都能见到很多百姓,不知可曾听闻其他因新政而生的新疾?”

    他将最后二字咬得略重。

    其实在初次踏入济民堂的时候,他就对徐知微产生了怀疑,其一是因为对方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在许观澜等人伏法前夕,一位医术精湛的神医突然来到扬州,这定然会引起薛淮的主意。

    其二便是虽然徐知微戴着面纱,但薛淮能够看出此女姿容定然不凡,貌似清冷偏又主动为他断疾,多少带着欲盖弥彰的意味。

    薛淮和谭明光等人聊过济民堂,也请托靖安司掌令叶庆查探济民堂的底细,得到的回复让他颇为吃惊。

    扬州济民堂的规模不大,盖因它两年前才出现,而江南其他重镇大多有济民堂的存在,尤其是杭州济民堂有着将近十五年的历史,在当地被百姓奉为救难菩萨,徐知微上半年便是在杭州行医。

    至此,薛淮心中的怀疑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

    然而方才徐知微的话语又让他心生不解,倘若此女真的暗藏机心,怎会表现得如此粗疏且直白?

    “新疾倒未明显察觉。”

    徐知微的声音平稳如初,似乎并未发现自己先前所言的不妥,继而话锋一转道:“不过任何变革总有得失,譬如漕务简省关卡裁撤,行商旅人便利者众,却亦有依附旧制谋生者骤然失依。此类失落悲愤积郁于心,亦为病源之一,不知薛大人对此可有良方?”

    沈青鸾一怔,徐知微这番话明显存着质问之意,然而你就算医术通神亦只是一介郎中,怎能用这种审视的态度对待扬州的父母官?

    她不得不开口打圆场道:“薛世兄,徐姐姐她一心救济穷困,并不熟悉官场规矩,你莫要见怪。”

    “今日在你这里不论官职。”

    薛淮笑着摇摇头,示意沈青鸾不必担心,然后看向徐知微说道:“神医所虑确为新政推行中不得不面对的沉疴旧疾。为解此弊,谭府尊已奏请朝廷,对因盐漕改革而裁撤的衙役巡检等人,府衙分拨专项补贴银两,同时组织其参与城防整饬、水道疏浚等短工项目,助其度过难关。对于其他受影响的商户小民,亦有商税减免及更灵活的通关政策予以扶持。”

    此刻他觉得徐知微应该没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盖因这位女神医的悲悯之心不似作假,同时又隐隐带着几分清高之意,这样的人很难在复杂的局势中遮掩自身的目的。

    在沈青鸾插话的时候,徐知微便已明白自己的冒失,此刻听完薛淮详尽平实的解释,她微微垂首道:“小女子一时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