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奇袭巴库 (第1/3页)
隆美尔指挥的北非装甲集团军在打着调防埃及的幌下秘密集结在伊苏边境,而土耳其政府还和德国政府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协定规定土耳其政府要协同德**队,派出相应的部队支持德**队在苏联南部地区的行动。
隆美尔的目标是以巴库为心的巴库油田,它北边隔着大高加索山脉与以迈肯普为心的高加索油田相对,为苏联提供了经济发展必须的能源。自生产煤炭的乌克兰顿巴斯煤矿被迅猛攻击的德军占领后,继续支撑苏联军事工业和战争机器所必须的能源就只剩下西伯利亚、亚和高加索了,而西伯利亚和亚地区在战前发展缓慢,根据德国所得到的情报似乎输油管线还没有铺设完毕,相对于拥有完善的输送管道的高加索油田,上述两个地区尽管能源储备巨大,但由于运输的瓶颈效应,还不能满足满负荷工作的苏联战时经济需要。
因此,一四二年,苏德战争进行到第二年,高加索油田的重要地位便凸显出来。
盛产石油的高加索对于德国来说同样十分重要,一三年战争爆发后,德国的油料来源只能依靠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国内加工的油料替代品和从苏联进口的石油,苏德战争爆发后,来自苏联的进口已无可能,而德军在几方面的行动,特别是空军、海军、陆军的部队行动都需要罗马尼亚油田的石油供应,油田的产量开始满足不了德**队的需要,因此希特勒在死前和原德军总参谋部在考虑东线一四二年夏季攻势的主攻方向时,自然对高加索油田情有独钟。
为了达到这一战略目的,德军总参谋部在制定的一四二年夏季‘蓝色计划’将德军东线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一路直扑苏联南部重镇斯大林格勒,另一路则夺取罗斯科夫和阿斯特拉罕,继而占领整个高加索,‘掐断苏联人的喉管’。
这个计划大部分都被现在的德国总参谋部拿来使用了,但是里面很多地方都做了修改,德国的新计划是将高加索地区和斯大林格勒切割成两个不能互相依托的战场,在目前以高加索战场为主,斯大林格勒战场为辅,同时在线的央集团也将发动牵制性的攻势,使苏军无法调动部队来增援这两个战场。
为了防止苏军在从这些地区迫于德军压力撤退时破坏油田生产设备,总参谋部在这个计划附加了一个特种作战计划,正是这个附加计划,才使这个攻势被认为是二战期间‘最大胆,也可能是最匪夷所思的行动’。
行动计划规定北面的高加索油田交由德国伞兵第7师,而南面的巴库油田则交给德国海军陆战队苏联特别行动分队。
从前线到两个特种分队袭击的目标的距离都很远,特种分队如何安全秘密地抵达目标而不被苏军发觉,是这个大胆计划的关键。
此时德国谍报机关在战前和战争初期的资料积累这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德军战地侦察部门在战前和战争爆发后一直十分注重对苏军战俘和逃兵的审问工作,很多资料的积累都源于这些情报人员的日常工作,工作十分仔细的德国人十分清楚苏军内部的一些工作程序和细节,这对这两支特种分队的渗透工作帮助极大。
两支特种分队都化妆成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行动,他们身着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制服,背上背着苏制武器,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在他们身上都有德国情报机关为他们特制的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证件。
(苏联内务部安全部队的职责,nkvd部队隶属苏联内务部,在战前驻扎在苏联境内各大城市承担国内安全治安工作,这一点有点类似我国目前的武警部队,战争爆发后,nkvd部队还负责监督武装部队,充当督战队的任务,权利相当大。nkvd部队分散在各个大城市,每个单位都是独立的,例如在斯大林格勒的nkvd部队在一四二年月斯大林格勒最困难的时候,尽管它齐装满员,装备精良,但苏军就是调动不了它参加市区防御战,最后还是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令该师才投入战斗。从此可以看出nkvd部队的独立性。另一方面nkvd部队的分散性,使各地区的内务部互相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