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刺杀希特勒(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刺杀希特勒(一) (第3/3页)

胁。因此也就是说苏联将在第二年或者是第三年重新卷土重来,那时如果德国不能应付,德国将会陷入危机之。德国将不会有多少时间了,如果不刺杀希特勒的话。因此他同意了冯。特莱斯科夫和冯。施拉勃伦道夫的计划。

    冯。特莱斯科夫和冯。施拉勃伦道夫也向贝克报告了周天雷的想法,即在成功刺杀希特勒后仍然要对苏军开战。争取在战场上获得一个大的胜利换取苏联在停战协议上的签字。

    这一点贝克倒没有想到,不过他在仔细思考了周天雷的这个想法后觉得还是有道理的,德国人如果想体面的退出战争,不在类似一战的协议上签字的话就必须打疼苏联,美国和英国,这样才能迫使他们坐下来和德国人谈判。

    因为在刺杀希特勒后德军的目标不再是占领苏联的土地而是怎么体面退出战争。所以这场战争德国人就确实好控制了许多。

    德国谍报局局长奥斯特(卡纳里斯在被希特勒处死后,奥斯特由副局长升任了正局长)利用职务之便,搞来了从俘虏的英国间谍身上搜出的炸药和雷管,然后将炸药和雷管作成了两个炸药包,伪装成了两瓶克瓦特酒的样,这是唯一以方瓶样式出售的酒,由于它的包装,炸弹不需要装设定时所使用的震荡装置。在酒瓶外设了一个十分隐蔽的按纽,一个装有硫酸的小瓶就会被打破,里面装的硫酸就会流到一根拉住雷管撞针的铜丝上,30分钟后铜丝就会被硫酸腐蚀断,被拉紧的撞针就会松开,然后撞击雷管,炸弹就起爆了。

    这个设计精巧的酒瓶炸弹是不会引起那些鼻跟狗差不多灵的德国党卫军和盖世太保的注意的。同时由于德**事工业的生产,在德国境内有大量的外国劳工,达600万人。

    德国谍报局局长奥斯特对希特勒说,这么多的外国劳工对德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劳工在英美等国的煽动下趁德**队在东线的失败之际闹事,由于德**队的主力在国外作战,各占领国的占领军不能及时回援,德国将面临巨大的麻烦。德国应当制定一个应急计划,来对付万一出现的外国劳工暴乱。

    希特勒同意了德国谍报局局长奥斯特的建议,让德国本土军司令弗里德里希。勃洛姆制定代号为‘伐尔基利’的应急计划。而勃洛姆把制定代号为‘伐尔基利’的应急计划这项工作具体细节部分交给了参谋长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奥尔布里希特恰好就是‘黑色乐队’的成员。

    呈给希特勒审阅的“伐尔基利”计划的基本设想是:外国劳工趁希特勒在东普鲁士大本营时发动暴动;因此授权勃洛姆代行行政权力。而勃洛姆是一个懒汉,最大的爱好是打鸭,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他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办公室里。希特勒没有想到那后面的东西,批准了这个计划。

    奥尔布里希特把这个应急计划写成了政变计划:只要一发出‘伐尔基利’的信号,整个德国的陆军和海军就会行动起来,‘保护’纳粹党的各个要害机关、交通通信枢纽,并设立战地军事法庭,执行立即枪决……

    炸弹在作好以后被冯。施拉勃伦道夫带回了设立在斯摩棱斯克的央集团军群总部。就准备等计划实施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