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木大战(九) (第3/3页)
不过德国海军对法**舰的一些优点和弱点也是心里有数的,由于法国海军军舰主要作战地区是地海战区,地海的特殊地形决定了法国海军对战舰机动能力的主要要求。地海属于内海,因此水面海情较好,对于航海性能要求不高;但沿岸港湾要塞众多,对手舰船一旦逃入要塞控制范围,就很难进攻,因此,又需要战舰具有高航速。
法国海军对水下防护分外重视。主力舰艇均有防雷壁、防雷间隔、其间接防护作用的燃料舱、‘泡沫橡胶’、装甲隔墙等,极其完备有效,是二战最好的水下防护设计之一。这套防护设备不仅有效的防护了鱼雷攻击,还包括大量近舷爆炸的深水炸弹,都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但由于法**舰主要是在地海战区活动,行动半径小,执行主要战术任务是内线机动防御,而对手均是海军强国,舰艇火力旺盛,因此,对航海性能要求并不高,续航力普遍低下,而且由于‘盒式装甲’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舰艇心的升高,舵效普遍不好――这也是法国海军舰艇的通病。
因此德国海军为这些原法国主力战舰制定的战术是利用法**舰的远射程的优点在远距离上炮击加上德国使用的炮火观测机校正炮弹落点来摧毁敌人的战舰和其它目标,不到绝对必要的时候不和敌人进行视距内的战斗,因为那样将不可避免被敌人抓住法国战舰尾部无主炮,不适合做一些战术机动的弱点来打击法国战舰。
所以虽然迪特里西少将想过和‘共产国际’号巡洋舰打一场比较传统的海战,但鉴于德国海军大洋舰队发布的这些法国战列舰战术使用原则和严厉的命令,他也不敢造次,只得老老实实的按照战术使用原则打一场远距离炮战。
当第一次齐射打出去后,在空的fi-167炮火观测机后座的炮火观测员立即用望远镜观察‘共产国际’号巡洋舰的动静。静等待‘敦刻尔克’号战列舰所发射的330mm炮弹落入大海。
很快他就看到了几个大波纹在‘共产国际’号巡洋舰周围的海面上出现,但没有看见白烟,观测员知道‘敦刻尔克’号战列舰所发射的330mm炮弹已经对‘共产国际’号巡洋舰形成了跨射。现在只需要对舰炮火控数据作出微小的调整就应该命苏联战舰。
在‘敦刻尔克’号战列舰的指挥舰桥里,广播喇叭里传来了fi-167炮火观测机后座的炮火观测员略带激动的声音:“我们对敌舰形成了跨射,现在目标距离……”
等第二次齐射过后,fi-167炮火观测机后座的炮火观测员如愿看到了三个大波纹和三个正在腾起的白烟。
“三发命,三发近失。我正在评估苏联军舰受损状况。”fi-167炮火观测机后座的炮火观测员恢复了原来懒洋洋的声音,
fi-167炮火观测机后座的炮火观测员举起望远镜,看着在远处因为被‘敦刻尔克’号战列舰命而在甲板上冒起大火的‘共产国际’号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