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莫斯科城下的战斗(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莫斯科城下的战斗(下) (第2/3页)

3号车的唯一幸存者,现在正和步兵一同后撤。我军的阵地现在已是黄褐色的海洋―我们离莫斯科只有25公里,只有25公里!我多想再看一眼这伟大的城市―我们的神话破灭了,一切都失去了―也许我们选错了战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1941年12月4日,苏军第16集团军在红波利亚纳地区发起反击。红波利亚纳镇几次易手,苏军与德军在镇外展开了坦克战,镇内则进行着巷战。战斗异常激烈,整整持续了一天,天黑时,苏军终于把德军逐出了红波利亚纳。莫斯科周围地区的战斗也都呈现出这种白热化状态。苏德双方都知道,这是最后关头,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得胜利。

    12月5日,德军则称之为‘最黑暗悲惨的一天’,对苏军来说是整个莫斯科保卫战最关键的一天。这天,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320多公里的半圆形阵地上,全线被苏军制止住了。不仅如此,所向无敌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第一次被迫后撤,不得不在冰天雪地上组织起防线。

    然而,德国央集团军群想做什么都来不及了,苏军的反攻开始了。12月5至6日,苏军利用德军预备队消耗殆尽、失去进攻势头的利时机,出其不意地在加里宁至列茨一线开始了全线反攻,实施了加里宁、克林一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图拉、列茨和卡卢加战役,并在罗斯托夫和季赫温方向展开了积极的配合行动。

    12月6日凌晨,希特勒做梦也没想到,由朱可夫指挥的苏联西方方面军,在其他方面军的协同下,以100个师的兵力向德军发起了全线大反攻。这条战线长达1000多公里,从莫斯科前沿,北起加里宁,南至地列茨。

    瞬时间,信号弹腾空升起,大炮的轰隆声冲破了漫天大雾和清晨的沉寂。‘喀秋莎’火箭炮炮弹划出一道道火光,冲向德军阵地。反攻的苏军将士们无不兴奋异常,失败的耻辱、退却的痛苦、对入侵者的仇恨,在此时此刻都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对疲惫不堪的德军发起最猛烈的攻击。他们都怀着这样一个心愿:“你该出口气了,让德国法西斯看看去地狱的路,也让他们尝尝背后挨枪的滋味!”

    12月8日下午,克留科沃及其邻近的几个居民点被苏军解放。向西逃窜的德军丢下了54辆坦克,120辆汽车及很多武器、弹药和军用器材,还丢下了两门300毫米火炮。显然,这是德军准备用它来轰击莫斯科的武器。

    克留科沃大街上,挤满了欢迎的群众。许多妇女、小孩和老人顶风冒雪伫立在街头。他们衣衫褴褛,饥饿,面容憔悴,饱受了战争的痛苦,但是现在看得出来,他们这时是多么高兴。

    “红军万岁!红军万岁!”把德国侵略者打回老家去!“的口号响彻大街小巷。

    随着战斗的进展,士气高昂的苏军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反攻的第一天,科涅夫率领的加里宁方面军已经突破了德军的防御阵地,越过冰冻的伏尔加河,向精疲力尽的德军后方大约20公里的图尔吉诺沃进攻。

    苏联第29、第31集团军在反攻当天渡过了伏尔加河,击溃了德军在德米特罗大西北的抵抗,冲向克林地区,威胁着德第3、第4坦克集群的后方。

    库兹涅佐夫率领苏第1突击集团军在德米特罗夫以南进攻,越过了莫斯科和加里宁铁路。

    苏第20和第16集团军的进攻更是顺利。从12月8日开始,德军被迫转入防御,此时,德军官弥漫着越来越浓厚的悲观情绪。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从前线得来的都不是好消息。德第4坦克集群参谋长勃鲁门特里打来电话,报告前方进攻失利的情况。哈尔德跟他私交不错,小声问勃鲁门特里特:”你总的感觉怎么样?我们真的要重演拿破仑的悲剧吗?”

    电话的那方沉寂了一会儿,说:“一切都成泡影……”

    哈尔德心事重得地来到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的办公室,看见布劳希奇坐在沙发里,一只手支着头,似乎在打瞌睡。布劳希奇见来人是哈尔德,示意他坐下。布劳希奇听了哈尔德的报告,说:“现在除了转入防御之外,看不到有什么使德军摆脱绝境的办法了。”

    冯。布劳希奇很吃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慢慢从写字台上拿起一张纸,递给哈尔德,说:“最近我的心脏病一再复发,体力明显不支,看来无法完成元首交给德国陆军的那些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我已决定向元首递交辞呈……”

    希特勒尽管一直对冯。布劳希奇缺乏好感,但见到他要求辞职的报告信,顿时怒不可遏。他一拳砸在桌上,开始对着冯。布劳希奇发作:“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