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隆美尔的商议 (第2/3页)
天雷,两个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他们到了隆美尔设立在巴格达的司令部里,一通寒暄后,两人把话题扯到了目前还在进行的基辅会战。
隆美尔拿出了地图,和周天雷就基辅会战现在德军和苏军的部署和交战过程说了几句以后,周天雷突然将他的问题抛出:“我军赢得基辅会战的胜利是不容置疑的,不过下一步我军该怎么走呢?是央集团军群继续冲向莫斯科还是就用目前的南方集团军群在控制了乌克兰首府基辅后夺取克里米亚、顿涅茨工业区和煤矿区,并使俄国人无法从高加索前送石油,而北方集团军群则在北方夺取列宁格勒并与芬兰人会师这两种下一步的目标哪一个更好。
隆美尔陷入了沉默之,好半天都没有回话。周天雷知道他自己脑里正在做两种观点的交战,一时他很难拿出一个明确的观点来。
隆美尔确实是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现在他看到了希特勒不顾德国陆军司令部和央集团军群的反对,将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调去了乌克兰,从苏联西南方面军的北翼发动进攻。这样在战术上说是灭除了如果央集团军群深入苏联部地区,南部的苏联西方面军进攻央集团军群侧翼,而且一旦消灭苏联西南方面军,苏德战场上双方兵力对比的巨大变化将有利于德**队,并且拉直了战线,大大改善了央集团军群乃至整个东线德军的战场态势。
隆美尔心里很明白后勤对一个军队的重要性,现在的德**队除了装甲部队还可以勉强称做为机械化部队外,其他的陆军部队相当多还处在骡马化状态,很多补给或辎重仍需人畜驮运,而运输车辆又以轮式占大多数,而苏联的交通设施比起欧洲来极为差劲,骡马车辆和轮式车辆在这种地形上的推进速度远差于履带式车辆。可德**队里就是比较缺履带式车辆。自己在北非作战的军队在这方面要好一些,毕竟军队数量少,可是在苏联的德**队数量众多,肯定机械化行军能力不如在北非的德**队。如果央集团军群在攻占了斯摩棱斯克后,德国央集团军群立即从波切普―戈梅利一线发动指向莫斯科的攻势,等于将补给线拉长600公里以上,如果苏军在南北两翼集结起部队切断德国央集团军群的后勤线,德国央集团军群的结局可能不会比1812年的法**队好到哪去。
攻下莫斯科当然也有它的好处,德国可以在政治上捞取足够的分数,并且可以通过占领莫斯科切断俄国多数地区的交通联系。可是占领莫斯科真的能够使苏联政府垮台吗?1812年拿破仑的法国远征军攻进了莫斯科。可俄国人却送了一场大火给他。现在德国人能象占领斯摩棱斯克一样占领莫斯科吗?1812年拿破仑没有作到的事情,在1941年德国就能作到吗?
在隆美尔思考苏联战场上的问题的时候,周天雷也在思考如果干掉了希特勒后自己要面临如何退出战争的问题。他原来看过一份历史资料,在这里讲述了在苏德战争打响后,面对严酷的战争现实,斯大林与莫洛托夫、贝利亚等苏共领导便开始秘密酝酿设法通过某种渠道与德国停战媾和,并准备效仿列宁当年的做法,作出必要的让步换取与德国签订新的‘布列斯特和约’,以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积蓄调整力量争取反攻。
而这一计划之所以没有马上实施,是因为当时斯大林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鉴于战局极为不利,为赢得时间阻滞德军的进攻,只有暂时做出让步与希特勒签订停战和约;另一方面生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