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大战(四) (第2/3页)
。而且是一副十分疲惫的样,轻装部队再加上是疲惫之军,这样的军队如果遇到克里特岛守军的预备队的冲击,他相信英国守军并没有将他们的全部装甲力量都投入到了对德军登陆场的反击,肯定留有一部分兵力用做预备队使用。轻装部队在无后援的情况下遇到有装甲部队加强的预备队冲击,是一个正常的人都知道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动用伞兵空降,伞兵也是一支轻装部队,但是德国伞兵如果能和攻打英军防御阵地的德国海军陆战队相配合,并辅以重火力的攻击,一举攻击雷西姆农机场,相信将能极大牵动克里特岛守军的防御部署,可是有哪个机场起飞的德国运输机能够将德国伞兵给空投到雷西姆农机场,在北非的压根就不可能,在希腊的几个机场不是被毁的不成样,就是还在英军和德军的互相争夺,在那些地方让伞兵搭乘运输机空降基本如同开玩笑一般。
他再仔细的看地图,头脑里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如果调动部队,在雷西姆农机场附近再来一个两栖登陆如何。但是这个是修改了作战计划的,不知道上级军官能不能允许自己的做法。他犹豫了一阵后,还是决定将这个新的计划上报,让德国海军司令部来决断,但是自己得先做再一次发动两栖登陆的准备。
很快德国海军陆战队第二师指挥官弗兰克少将的关于在雷西姆农机场附近再进行一次两栖登陆报告传回了德国柏林,让在指挥部里正在关注战事进程的周天雷眼前一亮。这个小型的两栖登陆也可以称做为‘蛙跳’作战,原来是由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和太平洋舰队指挥官尼米茨在西南太平洋反攻的日军的时候共同创造的一种战术。(蛙跳战术的由来和二战的简介:众所周知,在陆战场为主宰的几千年时间里,战争双方的对抗是一场“楚河”“汉界”分明的角逐。无论是攻城掠地还是摧城拔寨,在指挥员的思维里,始终存在着一条明确的战线。作战双方都立足于自我之营盘逐次推进,依法用兵。1943年的太平洋战争就陷入了这样一种拉锯状态: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开始反攻,日军则负隅顽抗。南太平洋上岛屿星罗棋布,双方逐岛争夺,战争异常艰难。为了加快战争进程,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美军的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脑海里产生了:放弃一线平推的传统做法,跳跃前进,越岛攻击。太平洋战区的盟军在他们的指挥下,两路并进,利用海军优势,避开日军的一线防御要点,攻取其战略纵深守备较弱的岛屿,得手以后再以此为支撑继续开展进攻,从而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仅用半年多时间即突破了日军的内防圈。)
此外在自己知道的战史巴顿曾经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由于遭到了德军在岛上的顽强抵抗,他曾经发动了三次小规模的两栖登陆来包抄西西里岛的德意军队的后方,蒙哥马利也曾经这么做过,不过由于发动的时机不对,没有起到包抄的作用,但这些作战也被视为‘蛙跳’作战。当然在历史上从军事角度看最大胆的美军‘蛙跳’作战―仁川登陆,一举切断了当时主力在釜山外围,企图突破洛东江防线的朝鲜人民军的后勤线,彻底击溃了他们的作战信心,并和在釜山的由沃克指挥的美韩军队南北夹击,彻底将当时的朝鲜战争局势扳转过来,并由此为以后的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埋下了伏笔。
不过自己这么做,不就是将这个荣誉给戴到了德国人的头上。但是管它那么多的,自己改变的历史难道还少了。因此他批准了德国海军陆战队第二师指挥官弗兰克少将的作战计划,并为这个小型两栖登陆取名为‘蛙跳’计划。
弗兰克少将在得到海军司令部的回电后,心里有了底。马上抓紧部署对雷西姆农机场的攻击。
他首先召回了还在海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