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赫斯的疯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赫斯的疯狂 (第2/3页)

情况是没有人会相信的,特别是希特勒,这个人认为俄国民族是劣等民族,是不可能拥有先进技术和武器的。而苏军在苏芬战争的表现也使希特勒相信苏联军队是历史上最弱的时候。

    但是事实上苏军决没有希特勒想的那么弱,而且苏联军队也不是英法军队,在历史上就拿德**队和苏军在边境上的交战来说,虽然德军依赖良好的训练,得当的指挥,快速的推进和有力的空支援在边境交战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在为期18天的边境交战,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按照德方当时的统计,仅在6月的9天战斗,东线陆军就损失了41087人(其死亡8886人,失踪2707人,受伤29494人,不包括病员以及德国海空军、盟军在东线的损失,也不包括在芬兰战线德军的损失)。而在7月的头13天,东线陆军又损失了5万余人。其在边境战役的总损失达92000余人,其死亡约2万余人。

    德军技术兵器损失也很大。据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的日记,截至7月10日,首批投入进攻的17个装甲师已损失了41%的坦克(约1500辆),但其大部分得到了修复,最终彻底损失的坦克、强击火炮有616辆。另外,德国陆军还损失了12154辆汽车、牵引车,9000多辆摩托。

    红军的抵抗不仅给德军造成巨大人员物资损失,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第4集团军参谋长博卢特里特回忆:“即使在(争夺明斯克)的第一次战役,俄军也比西方军队顽强,他们在被包围时仍然坚守阵地,继续战斗”。而哈尔德则在私人信件对他的敌人做了这样的描绘:“俄国人可不像法国人,他们在战术上已经被打败了,可还是不肯逃跑,必须一次一个的把他们杀死在半森林半沼泽地里”。希特勒则告诉他的女秘书:俄国士兵宁可在掩体里自爆也不向德军投降。在听过希特勒的评价后,这位女秘书写道:“我们看到了俄国士兵的坚韧,如果他们指挥的更合理,将和我们势均力敌。感谢上帝,他们没有那样的领导能力。”

    在战斗过程,红军数量众多的技术装备同样令德国人吃惊。“红军的装备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震惊”,一个德**官在巡视战场后惊叹道。而这种震惊尤其体现在坦克上。红军的t-34、kv坦克使德国人在装甲兵器上的优越感深受打击,奇形怪状的苏联多炮塔坦克也给德军以深刻的印象。对此,以坦克技术权威自居的希特勒也不得不感叹:“一个半野蛮的民族怎么可能取得这样的技术成就。”

    苏联空军在边境交战的表现同样很引人注目(空军是斯大林很爱用来救急的军种)。战役期间,红军的轰炸机始终都以数十架甚至数百架的规模不间断的对德国地面目标进行袭击。袭击范围不仅包括德军前线部队,也包括纵深的机场和工业目标。按苏联的统计,在6月22日到7月10日,苏联空军共动用4700个架次对德军机场进行了1000多次袭击。在对敌方纵深目标的袭击,比较成功的战例之一是在1941年7月13日下午,由6架苏联轰炸机对罗马尼亚普罗耶什第油田炼油厂的一次袭击。以4架飞机为代价,苏联轰炸航空兵摧毁了罗马尼亚9000多吨石油储备(在6月26日,红海军黑海舰队也进行了一次类似的袭击。该舰队的一艘巡洋舰、数艘驱逐舰对罗马尼亚的康斯坦萨进行了炮击,据称摧毁对方一座大油库,并烧掉了大量备用石油)。从6月23日起,遭到苏联远程轰炸航空兵袭击的还有德国本土的柯尼希斯贝格和但泽、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芬兰的赫尔辛基等地。

    所以象这样强大的军队是很难在短期内被屈服的,如果按照德国历史上对付俄国的办法,德国一定会输掉这场战争。全然陷近苏联泥潭而无法自拔。周天雷如此想道。

    在德军攻打班加西前,英国首相邱吉尔就有了出访美国,请求美国增加增援力度,如果能向英国直接派遣军队那就更好了。但是由于北非的战争已起,他不能离开首相职位,但是现在由于托布鲁克已经被攻下,德军在那里缴获了大量的英军后勤补给。随时有可能借用这些英军补给向埃及英军进攻。他已经将东英军总司令给撤了职,换上了奥金莱克去全面指挥东的英军部队,另外又想将埃及的英军地面部队重新组织起来,由西沙漠兵团改编为英国第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