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谁是好人? (第2/3页)
减轻了赋税,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之后,当然就是繁荣。”
“那能否顿顿吃上饱饭呢?”秀才追问。
这个……
夏元吉是做过县令的人,知道民生疾苦,长叹一声:“想赶上关中这样,顿顿白面,顿顿吃饱,绝不可能。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好像除了史书上记载的汉文帝时期,还没有其他君王做到过。”
秀才笑了,“师兄可曾想过为什么?我们关中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已经实现了。您可别说是因为关中人少。”
“我们地盘还小呢,大明划分成州府,跟关中是一样的。为什么大明就不行?”
夏元吉皱眉道:“听说,关中不跟百姓收赋税?”
秀才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夏元吉摇头,“不成不成,如果大明朝廷放弃农税,是要天下大乱的,国库空虚,如何养活官员?没有官员,如何治理天下?”
一直不怎么开口的王不留说话了,“元吉,关中官员不比大明的少,为什么这里就能养活呢?”
夏元吉连连摇头,“师父乃是执棋天下的大国手,谁有他这等手段?”
吕秀才叹息道:“夏师兄,想必你心中早有答案,只是不敢说而已。”
小蓉儿不满道:“这是自己家里,大家都是同门,没一个外人,有什么不敢说的?”
“夏师兄不说,我说,不就是大明养的闲人太多吗?百姓地里产出原本是够吃的,但交了赋税去养活一群大爷们,然后自己就不够吃了。”
“这种事,之前我跟爹爹游历洛阳的时候亲眼见过。当地百姓敢怒不敢言,更可气的是,许多百姓还觉得司空见惯,本来如此,天经地义,没觉得自己受苦。”
吕秀才举杯,“小师妹快言快语,果然巾帼英雄,敬你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庆贺。
夏元吉长叹一声,摇头不再开口了。
吕秀才感叹道:“夏师兄,今日只论师门学术,不涉公事。”
“师父曾点评过大明朝廷,他说大明朝廷国库空不空,来源于百姓的税收,而他们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