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空军司令部第一次整编 (第3/3页)
千米 / 小时
实用升限:17,900 米
最大航程:1,390 千米(无副油箱),2,200 千米(带副油箱)
续航时间:1 小时 43 分(无副油箱),2 小时 38 分(带副油箱)
武器系统
航炮:翼根安装 2 门 30-1 型 30 毫米航炮,备弹 140 发 / 门,射速 850 发 / 分钟
导弹:可挂载 2 枚霹雳 1 空空导弹,采用尾追攻击模式,射程约 2 千米
外挂能力:机翼下有 6 个挂点,可携带火箭弹、航弹或副油箱,最大外挂量 1,600 千克
性能与特点
机动性:推重比高(约 0.98),滚转率 190 度 / 秒,适合近距格斗
雷达:RP-1 测距雷达,搜索距离 2 千米,用于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作战
起降:起飞滑跑距离 515 米(加力),着陆滑跑距离 610 米(使用减速伞)
看着整个歼6的数据,苏豪也是忍不住的眉头一皱。
歼6已经是超音速了,而且还是搭载空空导弹。
这如果拉出去,直接无敌了。
不过。
想了想,苏豪没有打算现在就列装歼6。
今天刚刚进行第一次整编,第一飞行团的编制已经完整,所有的战机都是整编完成。
而且,整编之后不再是换机驾驶执行空中 任务,而是采用一人一机绑定的执行作战任务,并在战机上面,会进行编号喷涂。
也就是所有的战机进行编号之后,这些战机会划入相应的空军飞行队伍之中。
除非战斗机坏了,要不然,不会进行更换。
这是正常的作战模式,即便是学校目前的战机极度盈余,但第一飞行团的战机,会进行编号固定。
另外,歼5已经够用了。
所以歼6要秘密培养飞行员,等关键时刻再出山。
反正学校培养学员的事情,即便是学校的教官,指导员等人,也不清楚。
秘密培训自然可以。
除此之外。
苏豪不由的看向了轰6的数据。
轰6他是准备大量列装的,并逐步更换轰炸编队的轰炸机,将第一飞行团的六个轰炸编队,全部换成轰6轰炸机。
轰6轰炸机!
轰 - 6 初代版
一、基本设计参数
· 机长:34.8 米915
· 翼展:33.0 米(部分资料为 32.93 米)
· 机高:10.36 米
· 机翼面积:167.55 平方米(与图 - 16 相同)
· 空重:37,200 千克
· 最大起飞重量:75,800 千克(早期型号)
· 正常载弹量:3 吨(作战半径 2,500 千米)
· 最大载弹量:9 吨(作战半径缩短至 2,000 千米)
· 乘员:4 人(包括驾驶员、领航员、通讯员和射击员)
二、动力系统
· 发动机:2 台涡喷 - 8(WP-8)涡喷发动机,
· 单台海平面推力:7,650 千克力(75 千牛)
· 单台最大推力:9,310 千克力(91.3 千牛)
· 翻修寿命:初期 300 小时,后逐步提升至 800 小时
· 最大平飞速度:1,050 千米 / 小时(高度 10,000 米)10
· 巡航速度:796 千米 / 小时
· 实用升限:13,100 米
· 最大航程:6,000 千米(无副油箱)
· 作战半径:2,000-2,500 千米(根据载弹量调整)
三、武器系统
· 内置弹舱:长 6.7 米、宽 1.6 米、深 1.3 米,可携带 250-1,500 千克级常规炸弹或核弹
· 自卫武器:7 门 23 毫米 AM-23 机炮(机头 1 门,机背、机腹、尾部各 2 门),射速 850 发 / 分钟
· 核打击能力:可空投当量 1-500 万吨 TNT 的核弹,拥有“三位一体” 核力量的早期空基平台
四、航电与作战能力
· 火控系统:
· 轰雷 - 2 轰炸雷达:探测距离 150 千米,可与光学瞄准具交联实现水平轰炸
· 轰瞄 - 1 光学瞄准具:支持手动或自动领航轰炸,复杂气象条件下精度有限
· 导航系统:初期依赖地面无线电导航,可加装第二代自动领航系统(含多普勒雷达、计算机),解决远程自主导航问题
· 核投送能力:通过改装成为核武器运载机
六、性能局限与改进
· 主要缺陷:
· 航程不足:6,000 千米航程仅覆盖周边区域,无法达到战略轰炸机标准
· 突防能力弱:高亚音速飞行(1,050 千米 / 小时)难以突破现代防空体系17
· 维护复杂:涡喷 - 8 发动机油耗高(巡航油耗 2.1 千克 / 千牛・小时),出勤率受限3
· 后续改进:
· 轰 - 6 丁(D):1980 年代加装鹰击 - 6 反舰导弹,成为中国首款导弹载机
· 轰 - 6 甲升级:1981 年引入自动领航轰炸系统,导航精度提升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