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老狗 (第3/3页)
韩小龙他爸,跟毛艳茹的父亲是一个厂的同事,关系挺好的,韩小龙他爸出事儿的时候,还是毛艳茹父亲给送的医院,就是没抢救过来。”
“因为从小一起长大,毛艳茹小时候对韩小龙挺照顾的。”
“毛艳茹后来嫁去了隔壁临水,但后来离婚了,就回了老家,一直没有再婚。”
“人嘛挺漂亮的,所以跟村里一些男的不清不楚。”
“韩小龙死后,毛艳茹挺伤心的,也没少帮着跑分局来问案子的情况。”
沈新又问了其他几个嫌疑人的情况。
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教训过韩小龙。
而最后都和王成辉一样,因为有不在场证明,被一一排除嫌疑。
正聊着,罗丽美回来了。
蹬着个三轮车,车上装了一些纸壳子,饮料瓶,一头银发,本来个子就不高,现在背也有些佝偻,更显得瘦小。
看见门前的警车,她愣了一下,迅速迎了上来。
“我见过你。”
她已经满脸皱纹,眼角耷拉着,但却一把拽住了赖勇的手,然后激动的道:“你是调查小龙案子的那个警察,你们是不是找到杀我小龙的坏人了?”
她手上抓的很用力,指甲都掐出了印子。
赖勇没松手,有些尴尬的道:“罗阿姨,抱歉,案子我们还没有查清楚,但是我们又重启了调查。”
说着,介绍沈新两人。
沈新急忙打招呼。
罗丽美又急忙跟沈新握手。
“谢谢你们啊,麻烦了。”
她说话带了些方言,沈新勉强能听得懂。
她急忙去开门,把三人领进屋子,又张罗着给倒水。
沈新环视屋子。
不大,也挺乱的,没什么家具家电,可见生活很艰苦。
然后她自己坐下,就开始抹眼泪,然后又道谢。
“谢谢你们啊,还没忘记小龙。我后来又想了,小龙死了也好,你说我年龄大了,我还能照顾他几年,我要一死,他没人管了怎么办。”
她抓起袖套,擦眼泪。
丁雨薇急忙掏出纸巾递过去。
沈新心情有些沉重。
破悬案,沈新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动辄拖了几年的案子,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折磨。
时间能抚平一切,而没有结果的悬案,却像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想想当年案子列为悬案的时候,罗丽美还能大声的质问刘杰,问傻子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
而如今过去四年,她这股心气儿已经磨没了,竟然能说出死了也好的话来。
沈新没急着去询问当年发生的事情,相信刘杰他们问了不知道多少遍,多问一遍,只会再一次勾起罗丽美心中糟糕的记忆。
回头调查的时候,慢慢问不迟。
现在沈新最操心的还是那条狗,院子里没有,可别老死了。
“罗阿姨,你们家之前是不是养过一条狗,现在那条狗还活着吗?”
“狗?”
罗丽美愣了下,点头道:“没错,之前是有条狗的,我跟村里人要的,给小龙玩儿,小龙可喜欢它了。”
“你问这个干嘛?”
罗丽美一脸疑惑。
沈新也不多解释,只问她这狗现在在哪儿。
罗丽美摇头道:“没死,我一个人嘛,有的时候干活回来晚了,也顾不上这条狗。”
“前年艳茹过来看我的时候,见这条狗翻垃圾吃,就说干脆她带走养吧,我就给她养了,现在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没问过。”
沈新暗松一口气。
没死就好。
“罗阿姨,那今天就先这样,您放心,这案子我们又重新开始调查,有什么发现,我们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您。”
又问了几个问题,沈新起身准备告辞。
赖勇心下称奇,没想到沈新真就盯着狗调查。
罗丽美送三人出门,又是一阵感谢,然后说调查不清楚就算了,别麻烦众人一趟一趟的跑了。
说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就不给人添麻烦了。
她越是这样,沈新心里越不是滋味儿。
在屋内桌子上,沈新看见了成盒成盒的药,很显然,罗丽美身体并不好。
如果案子没破,让她带着遗憾去世,那多遗憾啊。
出门,见沈新要去隔壁毛艳茹家,赖勇叫住沈新,道:“别去了,毛艳茹现在不住村里,她在临水,开了家按摩店,我知道在哪儿。”
他也不多说,直接上车,准备带路。
他算是看明白了,沈新这个所谓的专家,就是盯着动物来的。
清原和临水挨着。
之前调查刘来宾案的时候,沈新去过临水。
清原去平虞不方便,但去临水却很近。
十几分钟便出了省,又开了一会儿,便到了临水南林区下面的张王镇上。
下车一看,背着镇上主街,不大的一间门脸,上面挂着春风养生的招牌。
沈新之前就想问来着,毛艳茹开的按摩店是正规的那种吗。
现在显然不用问了。
赖勇也没解释什么,下车之后,突然指着趴在门口的一条黑狗道:“沈新,这是不是就是韩小龙那条狗。”
就见这条狗拴在门口洗手池的旁边。
然后就是挺标准的四眼铁包金,那应该错不了了,就是韩小龙那条。
玻璃门挂着锁,人不在。
沈新奔着狗来的,径直走了过去。
一直到近前,这条狗才被惊动,缓慢的扭过头,望向沈新。
沈新微微皱眉。
这条狗身上的毛发不再油光锃亮,而是粗糙的厉害,还有掉毛的症状。
还有它鼻子附近,胡须,也都变白了。
尤其是那一双眼睛,浑浊,深沉,写满了暮气。
这是一条老狗。
“哮天犬?”
沈新笑着招呼了一句。
根据罗丽美的说法,她自己没怎么管这条狗,都是韩小龙照顾的。
然后韩小龙叫这条狗为哮天犬。
应该是看了西游记,留下了一些印象。
听到这个名字,老狗浑浊的眼睛里极快的闪过一抹亮彩,抬起了头,冲沈新汪了一声。
沈新心头一喜,它竟然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