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 李牧之事(求追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 李牧之事(求追读!) (第2/3页)

处后方,导致情报不足,赵匡胤认为北汉军去而复返的可能性不大。

    可为以防万一,赵匡胤还是给赵德秀吃了一颗定心丸。

    吕端回到壶关后,从卢多逊口中听说了最新的军情。

    四下无人,有些事就好说了。

    “北汉军势大,郡侯已有取壶关之功,有些事可不必强求。”

    赵匡胤的旨意中,充满了希望赵德秀进一步立功,拿下上党的期盼。

    同样期盼的,还有高平城外的数万禁军与众多文武官员。

    可这一期盼,是基于北汉军未至的前提下。

    今北汉军将至,若赵德秀无法拿下上党,众人是可以理解的。

    吕端说的赵德秀又如何不知呢?

    但赵德秀并未马上回应吕端。

    于闪烁的烛光下,赵德秀的目光一直聚焦在手中的宝剑上。

    精钢铸造的剑身,在烛光下散发出淡淡暖光,引得赵德秀目不转睛。

    他打量的正是赵匡胤赐给他的天子剑。

    在外人眼中,赵匡胤的佩剑在称帝后,已天然套上了皇权的光芒。

    然望着流光频动的剑身,赵德秀读懂了赵匡胤赐给他佩剑的另一层用意:

    “少时陛下每次出征归来,身上时常负伤。

    不忍心的我便告诉陛下,等我来日成年,我便要持剑守卫在他身边,不让任何人伤害他。

    那时我还小,哪里知道陛下是世间少有的虎将,根本无需我的护卫。

    可陛下听了我的话后,还是很高兴。

    他与我立下约定:若他有朝一日将佩剑赐给我,那我便是他的副将。”

    听赵德秀提起少时往事,吕端一脸肃穆。

    赵匡胤与赵德秀的身份不同寻常,身份不同后,同一句约定透露出的含义就会不同。

    陛下的副将?

    想着想着,吕端就想起了自唐以来,常由储君担任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北汉军的到来,是对我军不利,可我不会轻言放弃。

    我已派人去北汉,这一仗有可能赢。”

    说这番话时,赵德秀语气坚定。

    感受到赵德秀的坚定后,吕端就不再多劝。

    ...

    两日后,一脸疲惫的闾丘仲卿出现在壶关城外。

    闾丘仲卿刚一出现在壶关境内,他的行踪就被宋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