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还人情还不简单 (第2/3页)
书籍和知识,与普通人之间是有着天然和人为制造的巨大鸿沟的。
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的书,是很难得的。
陆老头还是有心了,回头得好好谢谢他,争取下次不嘲讽他了。
胡思乱想着,齐政的脚步也没停,书架之间走着,因为他发现这个钟玉阁居然连总索引都没有,想要看什么只能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去找。
不是说西汉时候六分法就有了吗?
隋唐时期都已经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了,这藏书阁管理怎么这么乱?
好在每个书架上倒是贴了有这个书架的主要内容,齐政费了点功夫,还是找到了他想要找的史书。
从柴荣的大周建立之时,开始翻阅了起来。
看着这历史截然不同的走向,齐政心头莫名有些恍惚。
就好像曾经那些意难平或者设想真的实现了一样:
如果关羽在威震华夏之后没有被背刺而失荆州,隆中对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如果李隆基早死二十年,巨唐会不会持续得更久?
岳武穆如果没有死于风波亭,能不能为南宋挺起脊梁,还于旧都?
不管这些设想合不合理,有没有意义,终究是许多人心里对一种美好未能延续的遗憾。
而现在,历史上极其经典的意难平终于在这个时间线上得到了修正,柴荣没有早死,他的壮志能酬,便是华夏之幸。
齐政默默看着大周的那些历史,看着那一个个曾经熟悉的名字,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在感慨之余,也总觉得有些难绷。
这种感觉,在瞧见大周第一名将赵匡胤的名字时,情难自已;
在瞧见醉心文墨,托身秦楼楚馆,被赵匡胤当众揍过好几次的风流侯爷赵匡义的名字时,彻底绷不住了。
也好,至少不会有熙陵幸小周后,也不会有高梁河车神了。
一代词帝的下场也没有那般悲惨,只是可惜了小楼昨夜又东风与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时间,就这样在柴荣用自己的气度和能力为大周奠定的骨气与血性中缓缓流过,也在齐政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的笑容中度过。
满足啊!
就好似看到丞相北伐成功,还于旧都之后,哪怕季汉的皇帝也不是全都是好的,也会有那些糟心事,但比起西晋来,又好了太多了。
他扭头看了一眼天色,登时一愣,不知不觉见,竟然都快亮灯了。
而钟玉阁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点起了蜡烛。
他连忙起身,将拿来的三本书放回原处,然后朝外走去。
路过门口的桌子,小老头儿还坐在那儿,看得津津有味,也不知道他这个身体能不能扛得住。
齐政没有托大,朝他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然后走了出去。
没办法,这儿是图书馆,众所周知的猛人出没地。
出了钟玉阁,周家等得人都麻了的护卫连忙上前,齐政赶紧跟他说了句辛苦,然后两人便一道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