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难题连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十七章 难题连篇 (第1/3页)

    “北京……北京……我是长城,我是长城……听到请回答……”

    由于“向阳红10”号船载着南大洋考察队离开,为了保障长城站的对外联络需求,通讯班的八名队员奋战了两个昼夜,架设好了12米高的双极天线和馈线,又安装了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

    在这顶作为临时通讯机房的24平米棉帐篷里,长城站与北京的第一次短波通讯正式开通。

    “长城,长城,我是北京,我是北京,听到了!听到了!”

    接收机里清晰地传出了回应,那是北京国家海洋局通讯站值班报务员的声音。

    “通了!通了!和北京通了!”

    爆发出的欢呼声能把帐篷掀上天,有了这条从南极乔治王岛直通北京的短波通讯线路,考察队的队员们终于真切感受到了和家的纽带没有断,自己并非孤军奋战。

    但比起发电站和通讯机房的建设,长城站两栋主体房屋的建设才是个大工程。

    高架式、钢框架的组装房屋,从浇灌混凝土地基、安装钢结构框架、组装墙板再到室内装修总共有二十多道工序,仅墙板就有五百多块,螺栓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一万五千个。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此复杂的建筑要在南极矗立起来,牢固的地基是关键中的关键。

    两栋主体房屋的地基共54个,每个地基坑有一米见方,光是挖坑这一步就给考察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因为平均一米以下就都是永久冻土层,还有砾石、岩石的构造,普通施工方法根本挖不动,只能铁锹、羊镐、钢钎、风钻和机械轮番上阵。

    考察队队员和“J121”船支援来的三支海军官兵突击小队全员上阵,一组人累了就由另一组人马上顶替,往往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战场上就有几十号人在同时作业。

    如此高密度的“排班”,已经分不清谁是司长、处长、专家、教授、研究员、工程师、记者……

    大家反正都是挥汗如雨,抡起工具就是冲着坚硬如铁的冻土层一顿“输出”,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