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自我选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自我选择 (第3/3页)

,没想到这位母亲却并没有为任何一方而生气,反倒是笑得前仰后倒。

    “沈记者,我是1954年去的新疆,作为苏州第一丝厂组织的第一批援疆纺织女工,我在那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我闺女也是出生在新疆,她见过那片自由自在的天空,所以怎么可能会选择待在这苏州的小院里平平凡凡过一辈子呢?”

    这个家应该是很少有外人到访,所以一打开话匣子就说个不停,虽然和采访内容无关,但老沈却来了兴致,摊开本子,将这位母亲口中发生在五六十年代新疆的激昂往事一一记录。

    “当时有82名少数民族女工提前来我们厂子学习缫丝技术,记得有个维吾尔族的女工还怀着孩子,我和她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去了和田新建的缫丝厂,一开始根本吃不惯蒸馍和羊肉,食堂盖了一半,吹起风来黄沙满天,就一口沙子一口肉地吃着。”

    “虽然条件艰苦,但新疆的同志们对我们苏州来到女工颇为照顾,生完孩子后我的身子一直不好,又没奶水,当地的百姓就每天走十几里路送新鲜的羊奶过来。”

    “一晃眼啊,快三十年过去了,虽然我现在回到了苏州,但我的心却还在边疆的土地上。”

    老沈没想到这位母亲的讲述会以这样一句话来收尾,他隐隐之中似乎想到了什么,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被抢了先。

    “老陶埋怨了一辈子,说去那么远的地方帮国家搞建设,结果把身子弄坏了,临到老了回家还要人照顾,哈哈,他这人嘴巴毒,但其实心里比谁都疼我和闺女。”

    “所以他最不希望的就是女儿跑远,最好是待在身边,待在厂子里安安稳稳过日子,可惜啊,女儿终究还是遗传了我的脾气。”

    从第一丝厂的大门口出来已经是华灯初上,临街巷子里传来了阵阵饭香,老沈才想起来自从上午那两碗面之后就再没吃过东西。

    换做以往他肯定会再找一家面馆大快朵颐,但今天却突然想换个选择,于是瞅准某个苏帮小炒的门牌便走了进去,个把小时后才挺着涨涨的肚子出来,却还是感觉还意犹未尽。

    “果然啊,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如果今晚还是去吃了面条,是不是就要错过这家的松鼠鳜鱼和响油鳝糊了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