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胜利登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章 胜利登陆 (第2/3页)

 从50年代初开始讨论酝酿开展南极考察工作,到1957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提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要研究基地。”,再到1964年中国海洋局成立以及70年代各部门和省市纷纷建议为和平利用两极资源做准备。

    无数极地工作者前赴后继,他们牺牲小我,就为了能够让中国人在南极和北极的国际事务谈判桌上拥有一席之地。

    而今天,这一崇高的使命终于迈出了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菲尔德斯半岛白茫茫一片,赵阳的镜头始终追随着那面红旗,郭坤举着它满场飞奔,南极的风将旗帜吹得“唰唰”作响,却依然压不住他响彻苍穹的呐喊声。

    作为中国南极首次科学考察的关键人物,郭坤这些年所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赵阳记得他在澳大利亚参加《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那会还是一头黑发,如今却已是两鬓斑白。

    快门按动,画面的底色是一片灰白的苍茫大地,万物寂寥之中一抹鲜艳的红色格外耀眼,曾经也文质彬彬过的男人早已褪去了书生气,他肆意奔跑着,脸上的墨镜却也遮不住瞳眸间那闪烁的华彩。

    作为队长,郭坤是优秀的。

    作为父亲和丈夫,他无疑是亏欠的。

    但五百多人的考察队,谁又没有家里的难呢?

    “阳哥,帮我和舒舒姐合张影,我想等长城站建好的时候贴在活动室的照片墙上。”

    杨明这活宝打断了赵阳的思绪,他趁着马舒舒高兴就拉着对方要一起拍照留念,“咔嚓一声”画面定格,年轻的笑容是那么热烈,就好像被传承的火炬,能把南极的严寒尽数驱散。

    庆祝是短暂的,大家都知道距离真正的胜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当其冲就是搭帐篷、搬运后勤物资和仪器设备,主要由王威所在的设备运输班来负责,为了加快进度,他们决定在海滩上临时修建一座小型码头,方便大型设备和物资的装在卸货。

    于此同时测绘班已经开始了站区测量,他们在西面的小山上安装了多普勒卫星定位仪和接收天线,以原定计划为基础,在短时间内就绘制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