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8章:行事不周,连累众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8章:行事不周,连累众矣! (第3/3页)

董将军既然看不懂,只能说是鼠目寸光。”

    董承明知道许泽这时候乃是羞辱,但是却不能反驳,毕竟天子、丞相都站在他那一边,在朝堂之上只能受着。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若无此利益惠民,如何能够资军壮大?又如何能够保境安民?董将军难道以为,我沿淮扬能够建立起军防,是为何故?”

    “军资皆是出自其中!否则白龙破寨、安定江南、对峙江东如何能够做到!”

    当朝时,身为淮扬防线重任的广陵太守陈登亦是在列,当即铿锵有力的抛出了数道功绩,包括和江东的几次争夺,剿灭的诸多水贼,几乎未曾用到许都拨付的军粮,为大汉省却了多少开支。

    此事,无数陈情书摆在堂上,许泽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荀攸站出来拱手道:“在下认为,君侯此举情有可原,荆州至青州之盐铁,完全可设置官吏管辖,如此可兴商道,商道兴盛,沿途百姓尽皆受益,并非是损害大汉,应当是为大汉有利!”

    钟繇亦是当机立断,出言附和,道:“廷尉多方严查,百姓感恩君侯之恩惠,亦是尽皆声援,实在不可因旧法而惩处!”

    陈情的书信太多,压得董承喘不过气来。

    在朝堂之上只能一一承认。

    被刘协痛骂,冤枉了许泽。

    曹操始终是作壁上观,并不入局。

    又一日之后,荀彧从兖州送来了各部官吏的陈情,都在为许泽说话,言卫氏商道多年行善,行开仓放粮之事,徐州亦是因有洪灾多年蒙难,得卫氏接济。

    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其根本都在许泽身上。

    如此威逼之下,董承岂能再迎风作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时值第三日晨议时,郭嘉率先出来,拱手禀报天子,道:“陛下,校事府在清查此事时,发现了密报,乃是国舅董承在外和北方冀州有所勾连,欲联同官吏,将征东将军下狱,有书信为证!”

    董承面色一寒,当堂错愕。

    坏了,书信之事早已被校事府知晓,我得到的书信已经焚烧,但是那许攸不会后继又送来书信被人截获吧?!

    行事如此不周密,反倒会连累很多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