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不愧是你,武侯诸葛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9章:不愧是你,武侯诸葛亮 (第3/3页)

处,建造这些驿亭,以及商旅行走等事,都有许泽的强大财力在背后支撑。

    而中郎将曹昂,更是可以调动曹氏的各地府库,很多士子也明白是要举全力来让琅琊富足,百姓怎会不欢喜。

    以往穷苦,是因为除却种地、缫丝之外,没有别的出路,有些猎户、渔民已算是一技之长,现在却能有更多的选择,商旅通达后,什么地方需要什么商品也会有消息传播。

    初三时,阳都有家族来见许泽,据说有要事相商。

    许泽在莒县居住,听闻来人后倒是没有轻视,然后让人设宴款待,来人是个十六岁的后生,眉清目秀、个头修长,样貌也是初具英俊。

    名叫诸葛亮。

    琅琊阳都诸葛氏,诸葛氏在十年前都还显赫,上几代亦是有二千石,家学渊源,在徐州亦算大世族,只是早年征战不休时,诸葛亮父亲离世,从父在荆州谋政。

    那年曹、陶相攻,原本要避难,只是后来曹军仁厚,便不再成行,继续守着族地不迁,又是数年后发现天子东归,于是又能更加安定的求学。

    许泽审视着这个青年,除却儒雅之外,眼神还很灵动,常有自得的笑意挂在嘴边,充满了少年郎意气风发的模样。

    一番寒暄之后,许泽问及了来意。

    诸葛亮拾衣而起,躬身行礼,随着广袖垂下柔声道:“许君侯,在下于家中潜心求学,亦对农耕之事多有研习。”

    “今年听闻君侯大举根植琅琊,亲力亲为、民意祥和,是故有一言不得不来献。”

    “请说,”许泽又好奇的端详了一番,大族家的孩子就是有礼,这气度、仪表令人如沐春风,说话做事仿佛有律而动。

    诸葛亮道:“在下深知四时时节,琅琊节气,又学过观星之术,与当地四季变化相印证,推断出……今年乃是大旱之年,恐欠收也,君侯要三思。”

    许泽眉头一凝,暗暗咋舌。

    这天赋,不得了。

    这是直至本源,有黄河部族发展时那种大贤的才能,不拘于书本,而是深思自然天地之道,察四季之变化。

    不愧是你,侯亮……呸,武侯诸葛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