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备马,进宫! (第2/3页)
份关于江南灾后重建的奏疏,庆帝眉宇间带着一抹欣慰与疲惫交织的释然。
内乱平定,意味着朝堂之上从此之后在无任何反对他的声音,可谓是去了心头大患!
可这叛乱之后遗留下来的烂摊子......
“唉......”
“钱钱钱,哪里都需要钱,再这样下去,朕这国库......”
说到这里庆帝的脑袋又不禁疼了起来。
嗯即便是有着此前贾玌南扬州抄家以及山西晋商走私通敌所抄没的银两......若再这样下去,真的会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
要知道此次叛乱涉及的地方之广,损失之重......不言而喻!
庆帝摇摇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这时夏守忠轻手轻脚地进来,躬身低语:“陛下,辽国公贾玌求见。”
“哦?”庆帝放下茶盏,脸上愁容收敛,露出真切的惊讶和一丝笑意,“今儿个不是他新婚头一天么?不在府里陪他那如花似玉的林丫头,大清早跑朕这儿来作甚?难不成是得了朕的赏赐,特意来谢恩的?”
夏守忠陪着笑:“辽国公只说有十万火急的要事,必须立刻面禀陛下!”
“十万火急?”庆帝挑了挑眉,贾玌的性子他清楚,不是天塌下来的大事,绝不会在新婚次日就闯宫,“宣他进来吧。正好,朕也当面恭喜恭喜他。”
“遵旨。”
夏守忠躬身退下。
不多时,贾玌一身国公蟒袍,在大太监戴权的引领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在他身后半步,一名小太监双手恭敬地捧着一个覆盖着明黄绸缎的紫檀木托盘。
“臣贾玌,参见陛下!”贾玌依礼躬身为敬。
“免了免了!”庆帝笑着从御案后起身,虚扶一把,目光温和,带着对新晋新郎官的揶揄,“天戈啊!洞房花烛之夜,春宵一刻值千金呐!你不陪着国公夫人共饮玉楼春,跑来见朕这个老头子作甚?难不成......是新妇太厉害,把你撵出来了?”
庆帝语气轻松调侃,透着亲近,目光扫过那个托盘,带着一丝询问。
贾玌直起身,面对庆帝的调侃,脸上也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点“无奈”的笑意,拱手道:
“陛下说笑了。拙荆温婉知礼,岂会做出此等事来?实在是......臣心中装着大事,这新婚燕尔虽好,却也压不住心头那团火,不来面禀陛下,臣寝食难安啊!”
“故而,臣此来,是为江南甄家余孽一事!”
“哦?”庆帝果然被勾起了更大的兴趣,笑呵呵地重新坐下,指了指锦凳,“坐!朕就知道你闲不住!说说,什么大事,能让你放着新妇不顾,来扰朕的清静?甄家那些跳梁小丑,不是已被杨显、牛继宗料理干净了么?”
贾玌没坐,反而上前一步,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陛下明鉴!江南大局确已抵定,杨、牛二位将军不负圣望,摧枯拉朽,甄应嘉、甄应靖二贼皆已伏诛!”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低沉下去,带着一股森然冷意:
“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苏铭急报,甄家余孽——甄应嘉几个心腹子弟及部分核心族人,在南京城破前夜,趁乱潜逃了!”
“此事啊......朕知道的比你早些。苏铭昨夜便有八百里加急密奏呈上。”庆帝随手晃了晃,满不在乎,“‘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爱卿不必过于挂怀。这些许宵小,不过疥癣之疾罢了。甄家在江南的根脉已斩断!纵逃出几只老鼠,又能翻起什么浪花?穷蹙奔走,纵然投奔倭地,不过是苟延残喘,成不了气候!”
他的目光变得温和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朕说过,新婚便当新婚,好好休养几日陪陪家人!这是君命!东南琐事,自有人去料理扫尾。待你休沐之期结束,朕自当有千钧重担交付爱卿之手!若是爱卿此乃只为这事......爱卿更应该回府,好好休息休息!”
御书房内短暂的沉默。
庆帝等着贾玌领命告退。
他相信这个他最信赖的臣子懂得分寸,也理解自己的一片回护之心。
然而,贾玌没有动。
他不但没有动,反而缓缓挺直了脊背,那方才刻意收敛的锐气,在这一刻毫无保留地迸发出来。
面对帝王温和却决然的“驱赶”,他脸上的神情并未见失落或被驳回的沮丧,反而......浮起一丝极其细微的笑意!
“陛下......爱惜臣子之心,令臣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
贾玌的声音平静地响起,打破了沉静。
就在庆帝以为他要谢恩告退时,贾玌的语调陡然一转,:
“可是陛下......甄家余孽仓皇窜逃倭地——这仅仅是‘疥癣之疾’?”
他上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