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竹蒸笼第二次 (第2/3页)
“回来了,鱼” 石爪洪亮的声音率先响起。只见他和烬牙几人浑身湿漉漉的,却满脸喜气,每人手里都提着好几条用坚韧水草穿腮而过的大鱼,鱼尾还在有力地拍打着,银亮的鳞片在斜阳下闪着光。收获颇丰,足够每人分上一条有余。
几乎前后脚,巧手婶也带着人回来了,怀里抱着几个用宽大干净叶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阳光与海水混合的干货气息。“鱼干和贝肉都拿来了,够用”
食材齐备,新一批蒸笼也基本完工。这一次,蒸格编织的密度、藤条捆扎的牢固度、盖子黏土涂抹的均匀度,都肉眼可见地比上一轮有了显著提升。虽然依旧带着手工的朴拙痕迹,但已具备了实用功能。
点火,架笼,铺食材
溪边再次升腾起白色的水雾。这一次,蒸笼盖子边缘逸散的雾气明显比上次均匀、可控得多。石爪紧紧盯着自己那个蒸笼,上次网格过密的教训让他这次特意放松了些编织;巧手婶则用手死死压着自己蒸笼盖子上压着的石块,生怕再漏气;烬牙显得沉稳许多,不时调整着火候;凌骁依旧沉默还好他给叶晨让他去熏肉去,在这里帮忙烧火。但动作精准,火候控制得恰到好处。
空气中弥漫开熟悉又令人期待的复合香气——下层干货被湿热蒸汽唤醒的浓郁咸鲜,混合着上层新鲜鱼肉被纯净蒸汽锁住的清甜。
当凌渊宣布时间到时,众人怀着比上次更强烈也更忐忑的期待,揭开了各自的叶泥盖。
“哗——” 温润的蒸汽带着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
石爪的蒸笼里,鱼干段饱满油润,不复干硬,新鲜鱼肉白嫩;巧手婶的盖子密封效果提升,里面的野菜芯翠绿鲜亮;烬牙的成果一如既往的稳定;凌骁的则堪称完美,食材状态几乎与凌渊示范的无异。
品尝开始了,没有昨夜那种颠覆性的极致震撼,但每一口都充满了成功的踏实感。自己亲手制作的工具,蒸出了实实在在的美味。软糯的鱼干、鲜嫩的鱼肉、脆甜的野菜咀嚼声和满足的叹息声此起彼伏。石爪大口嚼着自己蒸软的鱼干,咧嘴笑道:“成了,这味儿对了”巧手婶小口品尝着那脆嫩的野菜,脸上是纯粹的欢喜:“总算没白费劲,这盖子压严实了就是不一样”
食物的分量足够,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些,就地围坐,分享着这顿意义非凡的“雾蒸晚餐”夕阳的金辉洒在溪水上,也染红了众人满足的笑脸。
待到食物吃完,杯盘或者说,蒸笼和石罐,就成了需要处理的问题。
“阿木,阿龙,”凌渊点了两个平时负责清理篝火和灶台的年轻战士,“你们带几个人,把这些石罐、还有用过的蒸笼,都搬到溪水下游去。用沙子和溪水,里里外外刷洗干净,特别是蒸格缝隙里的残渣,一点不能留,洗干净了就放在通风的石头上晾干” 保持工具清洁是长期使用的关键,凌渊深知这一点。
“是”阿木和阿叶立刻应声,招呼同伴开始收拾。
“巧手婶”凌渊转向她,“剩下的新鲜鱼和没用完的干货,还得麻烦你带回储藏洞收好。用干净的叶子重新包严实,别沾了潮气”
“放心,交给我”巧手婶利落地开始打包。
“石爪,烬牙”凌渊看向两位战士首领,“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工具都做得不错,也尝到了甜头。这些蒸笼,”他指了指那些清洗干净后正在晾干的、带着水光的竹器,“让大家各自认领自己做的带回去。告诉他们,以后想吃软乎的肉干、鲜嫩的野菜,就用这个法子。明天,还想学的,可以继续琢磨怎么编得更好、盖子怎么抹得更匀”。
“好”石爪和烬牙点头,眼中充满了对这项新技艺普及的信心。
安排妥当,凌渊看着众人各自忙碌:战士们在溪水中用力刷洗着蒸笼和石罐,水花四溅;巧手婶带着妇人小心地包裹着剩余的食材;众人认领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尚带着水汽的竹蒸笼,脸上洋溢着初获新工具的满足和明日再精进的期待,三三两两地结伴,谈笑着向部落聚居地的方向走去。
凌渊却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