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雷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46章 雷达 (第1/3页)

    “……好,我们会解决的,您放心,不会出问题。”

    “不,我觉得现在还是由您讲话更为合适,大部分地区的人还是对您更熟悉,他们现在更想听到的是您的声音。”

    “但时间上可以再暂缓一些,我们这边科研区的同志们似乎研究出了一些特别的技术,可以将广播范围再扩大一些……对,最迟明天,或许今晚就可以。”

    苏寻刚刚回到泰蒙基地,第一时间与远在雁山的冯正则取得了联系,结束通话之后,他这才拿起各地区详细情报。

    简略内容已经在路上看过一遍,但受限于传输速度与时间,有许多事都了解的不够详细。

    从这份报告可以得知,当初划分的十三个地域并非全都是相互阻隔断联的,像上谷这个地方就同时处于雁山和太岳两座基地的通信范围内,通过此处中转,可以将两地之间的信息进行互换。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云梦区块和岭南区块之间。

    当然,孤立的地区也不在少数,有两地边界较近的,可以通过直接派遣人员的方式进行联系,较远的就不行了,路上危险颇多,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会让人强行冒这个险。

    至于为什么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互相接力,完成各区块之间的通信,这有各方面原因。

    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这些设备的工作性质,在通信环境中充斥着干扰的情况下,想要将声音发出去,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嗓门,而想要听到这个声音,又需要一个足够灵敏的耳朵。

    嗓门的问题还可以稍稍的通过技术手段大力出奇迹,而想要听到足够遥远的声音,一个巨大的接收天线是必备的。

    所以各区块的通信范围实际上并不是发射信号的范围,而是接收信号的范围。

    一个区块内的各种小型便携式通信设备想要互相联系时,大部分情况下是将信息发送给枢纽基地的大型设备,再由枢纽基地强化这个信号,用更大的嗓门进行转接。

    这是枢纽基地被称之为枢纽的原因,它既是后勤保障枢纽,也是通信指挥枢纽。

    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超导材料总体上有限,大灾变之前建立这些通信设施需要尽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在十三个兵团的引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