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有拳无终,极致的碰撞 (第2/3页)
就在这时,燕武已经突破了那道防御,身形一晃已然出现在少年面前。
感受着体内已经开始渐渐走下坡路的气机,燕武咧嘴一笑。
“倒是难缠的紧!”
“不过接下来的一拳便是老夫最后一拳,老夫虽然不理解你何来的勇气接下这七国苍生,但老夫不会留手,若是接不住这一拳,那你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一边说,燕武一边架起一个古怪的拳架,嘴角之处,有嫣红的血液缓缓流下。
但其一身气势却如同火烧浇油,再胜三分。
“男儿习武,自当忠君卫国,老夫一生,经历大大小小战斗一千两百余场,胜者多,败者少,但老夫从未放弃攀登武道巅峰,今日便让老夫为这攀登之路写上一个结局。”
“这一拳,老夫叫它‘无终’!”
少年看着眼前之人,心头一叹,到底是大宗师战力,他在这一拳之中觉察到了杀机,足以致命的杀机,若是自己有所疏忽,很有可能会被这一拳锤杀。
“老先生说忠君卫国,这话在晚辈看来,并不准确,魏国落到这等地步,其中有多少责任在君王,有多少责任在朝堂。”
“若君无君状,为何还要忠,若魏王是一位贤明的君王,这位魏国的大司空,老先生为何又借我们师兄妹二人之手来斩杀?”
“若说忠君卫国,我倒觉得不如说保家卫国,这个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魏国的未来,七国的未来,并不是在某个人手上,而是在七国所有人的手上。”
燕武闻言,一时错愕,不知该如何回答,尽管这与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有着强烈的冲突,但他却听懂了,时间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年岁上的增加,还有阅历的增加,是非对错的明断。
魏国变成现在这般,魏国的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败都系在一个人身上。
“天下如何才能是天下人的天下?”
少年摇头。
“天下本来就是天下人的天下.”
燕武若有所思,没再接话。
这时,修缘未曾握剑的手,轻轻一抬,好似抬起了整个大梁城。随后他轻声再道:“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且笑岁月任高歌,身在他乡即故乡。”
下一刻,半空上,一道无比璀璨的亮光将整个大梁照的亮如白昼,那些江湖中人还有百姓,下意识闭上了眼睛。
随后便是一道晴天霹雳,无形的气浪如同炮弹爆炸时造成的波动一般,透过指缝看向半空的这些江湖众人,只能看到一拳一剑相交。
剑光好似星河倒挂,恍惚间有仙人执笔作画,星光流转,便是一幕山河壮丽。
拳头如山,摧枯拉朽,他们看到了一介凡人挥拳问天,似乎是在质问为何命运如此不公。
极致的碰撞带来的便是极致的破坏,拳罡与剑气下垂,一条长街被拳罡尽数摧毁,而剑光落在了城中的河上,这条贯穿大梁城的河好似砸落千万斤巨石,浪花溅起,水幕遮天。
余波持续了五十个呼吸才渐渐平复,看着半空坠落的一道黑影,典庆和梅三娘赶紧上前,脚下一点,高高一跃,上前接住。
“师祖!”
梅三娘银牙暗咬,这个人正是披甲门的老祖燕武,此时此刻,这位借千人之力跨越宗师境界的祖师,已然生机全无。
随后这个姑娘站起,目光扫视半空,但那里却一个人影也见不到了。
“他成功了?”
在之前,燕武就曾跟她和典庆说过,那个少年如今面临大宗师的门槛,若是一战而胜,这个门槛将不复存在,让他们更不要去报仇。
“不知道。”
典庆将老者抱起,声音非常沉重,今晚的大梁因两个人改变,但他也知道,今后的魏国恐怕也会因此出现更大的变化。
自燕武现身,严格意义上来说,只出了三拳,三次全力以赴的挥拳,但现在半个大梁城都沦为了废墟,那些隐在暗处的江湖好手,无一不是喷出一口鲜血,没有足够的内力,根本也无法支撑他们去看这样的死斗。
再加上两人交手的余波威力依旧十足,有不少不愿意远离的江湖中人,被余波扫到,甚至直接丧命的也有。
魏国王宫,从睡梦中惊醒的魏王坐在大殿之上,神色更是冷峻的吓人,他从未想过,居然会有人在大梁城大闹。
直到天明时分,一个内侍才将禁军那边的送回来的情报送了过来,看到这些,这个魏国的王上登时陷入了沉默。
燕武死了,魏庸死了,李青死了,还有数千名禁军伤亡惨重。
这样的后果,他都以为是秦国的大军打进来了,但当他看到罪魁祸首是一对年轻人时,却不知该说什么。
是下令追杀?还是将这个消息压下?
“典庆和梅三娘那边怎么说?”
“典统领说,燕武先生曾言,那个年轻人恐怕已经入了大宗师,若是他战败,不要去报仇!”
“还有这两人是为了前年关城陈家村灭村之事而来,魏庸、李青勾结秦国罗网,放秦军入魏,以致关城附近数个村子被屠,早就死有余辜。”
闻言,魏王眉头一挑。
关城、陈家村。
按理说这两个地方的事情一般不会传到他的耳中,毕竟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时有发生,而这件事儿被他所知,是因为李青的缘故。
他是自己爱妃的弟弟,因为陈家村的那件事情,自己还特意提拔了对方。
只是没想到当年之事,居然又招致如此祸端,一时让魏王心头火起,眼下七国乱战,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可比一个女人值钱多了。
还有魏庸,平日里他自问待其不薄,没想到居然还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奸细。
“混账!!”
“传本王旨意,将魏庸、李青家族中人尽数车裂,以儆效尤!!”
听到此话,一旁的内侍总管不由上前一步。
“王上息怒,如今大司空和李将军身死,朝堂之上必定会引起骚乱,不宜再动刀兵。”
“再者此事是真是假还不确定,若如此草率动手,恐怕也会让朝堂诸公人人自危,于我朝多有不利。”
“不妨等风声平息后,再秘密处置,现在还是先以调查真相为要,揪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