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针锋相对!(求收藏,求追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章 针锋相对!(求收藏,求追读。) (第2/3页)

”何金波和郑康一同举起手来。

    何金波望向桌旁的郑康,示意他先说。

    郑康早就按耐不住了,就等着这话。

    杨锦文的表现哪里像一个刚入职的新警,他不仅分析的头头是道,而且警务指挥也很娴熟。

    但是,大家都懂得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郑康是老刑警,侦查案子求的是一个稳扎稳打,杨锦文的思维跳跃的太快了,步子迈的太大,不仅容易漏掉线索,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特别是对嫌疑人身高和体重的描述,这简直就是扯淡!

    郑康马上就讲道:“杨锦文,今天下午,技术队刚从现场采集足迹回来,根本就没来得及对比,你是怎么得出凶手身高和体重的结论?”

    听见这话,何金波跟着点头:“杨锦文同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抓错了人,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杨锦文面对师父杀人的眼神,不慌不忙地道:“开会之前,我去过技术队,凶手的足迹是我对比出来的。”

    一群人齐刷刷地看向技术队的马主管,这人五十来岁,戴着一副玳瑁眼镜,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见这么多人望向自己,他立即坐直身体:“这个……足迹采集、特征分析等等,确实是在小杨的帮助下完成的。

    事后对比的结论,是小杨的结论,我们队里是没结论的!

    就算是把足迹拿去市局,给专家看,也要好几天才能出结果……”

    这句话兜兜转转,主打的就是别问,问我就不知道,别把事儿栽在我头上。

    会议室里的老帮菜都知道他的德行,说话艺术登峰造极,要不是眼下侦查的是命案,这老家伙可能会喋喋不休说个半个钟头,而且你还不知道他说的内容是啥。

    但他这句话等于把杨锦文给卖了,将自己摘的干干净净,没结论总比出错好,多做多累,少说不惹麻烦。

    一群人又齐刷刷地看向电脑屁股,杨锦文正了正脸色,开口道:“足迹鉴定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上大学期间就立志从警,对足迹学有过深入研究。

    以马玉林老爷子为原型的电视剧【觅踪擒魔】,我特别喜欢,同时也研读过相关的文献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