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寒潮结束了 (第2/3页)
消息,便增大了路途危情的风险;若对方不看这条消息,‘路上小心’的提醒又无法送达。
可一个人真挚的关心总要有所表示......
所以收到那些看似‘无脑’的‘废话’、‘套话’,切莫抱怨。
如果可以,他们也想上手帮你。
很快,尊敬的保时捷车主开着她的车从道路尽头缓缓具象化。
杨灵还没下车,陆砚就迎上去,准备帮她搬东西。
发动机渐渐平息,放下车窗,几乎一整天没见面的杨灵再度出现。
“前两次搬设备你都没有主动帮我诶。”
是来自杨小姐的撒娇。
他当然记得,初见时冷酷而犀利的女博士在实际动手层面有多‘狼狈’。
现在怎会忍心呢?
“明明第二次开始我就帮忙了好不。”
后备箱放着一个之前见过、半人高的箱子,是什么红外线成像仪之类的?
旁边则是集成箱,里面有很多抽屉,不知道装的什么。
话说原先是不是听她抱怨过,借调仪器很麻烦来着?
今天局里倒是爽利。
一前一后,两人抱着仪器进门瞬间就把众人吸引过来。
老周放下小凿子,从手脚架上下来,投向询问目光。
杨灵解释道:
“这个大箱子是红外线成像仪,基本可以满足所有构件结构的检查。”
意思就是检测排水管道的堵塞、木构件的含水率都无需那么麻烦了。
陆砚是这样理解的。
点点头,她接着往下说:“集成箱里装的是17枚检测器,针对不同类型的情况设有不同功能......”
大厅中间,杨灵讲述着功效和具体应用场景。
如若一致通过,则再针对如何布置、如何使用以及后续系列的事情做补充交代和培训。
陆砚和苏棠听懂了,冯小军一知半解,张野怎么样都没意见、老周皱着眉。
“坏了算谁的?”他说。
“算我的。”
嗓音掷地有声。
不待老周再度提问,陆砚插话道:“肯定算我的啊。大伙都小心点,那么细致的木头都能修好,仪器怎么还能弄坏呢。”
依杨灵性格,脱口而出‘算我的’是预料之中的回答,但不可以这样。
不是怀疑财力是否能承担,而是一个‘政策’上的问题:
一直坏怎么办?
仪器影响合约进度怎么办?
仪器操作失误带来的实际损失怎么办?
真细究下来,此中责任划分不是句‘算我的’能解决的。
何况据陆砚所知,每款设备都在局里挂上号了的,出了事,流程上不是‘赔个一模一样的’那么简单。
因而肯定得陆砚这个两头都能讨得好的人担起责任,至少名义上如此。
“小杨同志啊,不是我老周犟、不听指挥。这个传感器和监测器的路线......我们总得先看看吧?毕竟后头要施工的。”
老周并不知道两人的关系,对杨灵的印象还停留在‘停工整顿’那会。
反正不是什么好印象。
不过巧了,只要杨灵认为对的事情,她很少惯着别人。
“路线已经测算好了,还有部分仪器明天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