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迷茫的年轻人 (第2/3页)
他能察觉对方身上的不坚定、不自信。
就像他大二,杨老头,那时要喊杨老师,让背着个书包就去了顾村公园施工现场。
正儿八经的政府拨款项目、杨启文带着班子成员亲自参与修复。
当天傍晚,陆砚蹲在大门外的草坪上回复班群信息,泥土腥气混着青草香打在脸上,闷且潮湿。
杨启文平静地走过来,直截了当问,要不要做他们这行......
于20岁的陆砚来说那只是个如往常一样的日子,他跟着老师出去逛逛;
现在看来,命运的岔口原来如此隐蔽,一个不慎就是另个人生。
冯小军在对方漫长的沉默中急了又急,心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官腔’吗?
接下来是请吃饭、送礼、拍马屁环节?
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这么做,所以硬是在原地撑了十来秒才准备接受‘自己被社会大染缸同化的事实’。
“陆哥,如果你今晚有空......”
“我认为行业规模在增大——,你说什么?”
“没!您接着说。”
“......行业壮大的同时正遭受着新技术手段的冲击。”
他想到了自己和杨灵,旧与新,两者是否只能留一个呢?
“但是这边专业人才的缺口也挺大,实话实说,今天来的路上我刚拒了一个项目,因为和老洋房时间冲突了。”
“那陆哥,您的意思是,我是人才?”
他的眼睛一下子找到聚焦点,就像男人天然会盯着女孩的腿看那样聚焦。
陆砚哑然。
自己充其量有这方面的鼓励和暗示,冯小军就顺杆子往上爬......适合当销售?
“那必然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是人才。不过你对这行有兴趣吗?初期面临枯燥的基础工作,不仅要掌握现代建筑相关知识,还要学习传统建筑技艺......”
这么一说,他都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了,居然懂这么多!
果然,乐观精神是最好的兴奋剂。
接下来,他们谈了入行一系列难点,主要是陆砚说,冯小军听。
陆砚不得不在这之前把话跟他说清楚;冯小军面对这些陌生的知识点不得不多听多记。
“资质、履历,新人很难直接参与主要工作,难以获得实际项目经验。不仅如此,薪资待遇还拉跨,工作环境不如白领办公室,等等。反正先跟着咱们把老洋房做了,再考虑后面,你觉得呢?”
“哦哦,好。”
冯小胖总是回答问题回答得很快。
他以为这是智商高、反应快的表现,实则会留下年轻、不靠谱、没深度的印象。
话又说回来了,哪个年轻人不这样?
年轻,就是最大的财富!
手握财富,有点毛病怎么了?
“张哥!快下来把你高徒带走,今天务必在一片铭牌刻上冯大哥的名字!”
苏棠的点子很好使,从昨天到现在,张野铆足了劲希望自己的铭牌被挂墙上,以弥补学生时期没拿三好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