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施工中 (第2/3页)
90年代古建圈子里提起杨启文一样,老赵是根正苗红的彩绘修复师。
那会不兴什么‘一级’或是‘高级技师’,只看你祖上是不是这行、做过哪些大事情,这些实打实的东西比证书管用。
现在截然不同。
没证做不了项目,是以老赵以及老赵的班底门生单独接不到活了。
好在小赵争气,拿了个三级文物修复师,参加名义上还不是‘文保’级别的百年老洋房修复,够格。
明面上小赵是一个人,实则每每到找外包的时候,陆砚团队背后、彩绘修复这块其实有老赵的底蕴支撑。
“陆哥,”小赵在手脚架上对彩绘构件聚焦镜头,背心透着汗,“西边内墙的回廊,做还是不做啊?”
这不是个好问题,你见过一份炒面,一半热一半冷的吗?
但又是一个置疑且不那么尖锐的好问法,倘若他直说‘西边回廊拆还是不拆’,那陆砚还真没个准信。
毕竟老杨头说了,‘按她的来’,可她......
要真一口气推了重来,甲方可得出大价钱,人能同意吗?
陆砚有预感,工作上,两人之间有座大山在前面等着。
“前期该有的准备一个不能少,后面该配备的原料和绘制师傅也要到位。”
“哦哦......嘿嘿。”
公是公,私是私,小赵的意思陆砚当然知道,不就是赵家班又得抽几个人盯着那条随时可能拆除大改的回廊嘛!
但他们间的外包是按项目承包制签的。
所以因为后续变动让你们做了无用功那也没办法,水果店老板总有些坏果子要自己担成本。
陆砚能做的,就是确保项目稳妥情况下多照顾对方。
“陆哥,相机内存不够了。”
陆砚一愣,这本是小李的活,随意说道:“好,知道了。”
“还有这个中午休息和吃饭......”
大、小李在苏州给人修民宿,采购和后勤‘跑了’。
想起来了,都想起来了。
与之而来的,施工场地的布置,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区、工具存放区、临时办公区,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避免因场地混乱而导致的施工效率低下或安全事故。
生活保障、文件资历管理等等杂七杂八的——
陆砚头皮发麻,全都想起来了。
“知道了,这两天解决,我先去把西边墙的手脚架给你搭好。”
应下了,然后赶紧让自己动起来,不然很多年没操心过这类琐事的他,会焦虑的。
“没事的陆哥,那边墙是稳的,不如我一蹬腿、往上爬来得方便~”
脚步停住,看着他,没说话。
小赵突然想到陆砚的原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