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庆历新政58 (第3/3页)
的宗旨本来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赵祯可能是最符合这些臣子幻想的皇帝!}
{确实,要不然的话,就算是皇帝死了,臣子们也不应该这样真情实感的悲伤,因为他们都清楚,那个向着他们的皇帝已经没了!}
{皇帝都是政治家,身为政治家,心黑手辣是必备的条件,历史上的那些明君,一个个都是黑芝麻汤圆!}
{赵祯的仁慈为大宋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西夏要议和,辽国的岁币也要增加,百姓的负担一下子就加重了好多。}
{看似是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了战争,实际上这种用钱买和平的手段,更加深了这些臣子们钱是万能这种印象,这才让北宋频繁议和!}
{庆历新政失败了,外交方面也要议和,看似仁慈又宽容,实际上已经为在推进大宋的积贫积弱。}
{要是宋仁宗不听这些守旧派臣子的挑拨离间,而是坚定的支持改革,或许北宋会有一个新气象!}
赵祯没想到,在后世人的眼中,自己竟然有这么多的缺点。
仁慈竟然也成了他这个皇帝的枷锁,将他牢牢的困死在了“仁”这个名声上。
范仲淹诧异地看向了宋仁宗,后面竟然还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官家怎么能轻易的赦免那个写反诗的人,这等重罪,应该严惩才是!
天幕说的很对,这个人既然一直都没考上,那就说明他根本就不具备做官的才能,这样的人,给了他官职又能怎么样呢?他真的能够做出一番成绩吗?
显然是不能的!
还有那个录取六十岁以上的老考生的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知道这条禁止六十岁的人再参加科举考试的法令,可是他们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颁布的!
太宗陛下当初为了能够从武将们手中夺取权力,倚重文官,看重名声,一心想要超越太祖。
可是即便是这样在乎自己名声太宗陛下,都不愿意让这些一直考不上的人进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