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庆历新政8 (第3/3页)
淹以身作则、监督学子、教导学生也是不遗余力,对于国家大事都是慷慨陈词。】
【当时的宋朝很崇拜拥有严于律己这种高尚情操的士大夫,范仲淹的这次倡导,整顿了府学的学风,让府学的风气焕然一新,自己也声誉日隆。】
【范仲淹虽然已经不再朝廷为官,但是仍旧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看出了宋朝积弊,向朝廷上奏了一份万字的《上执政书》,想要改变北宋官员过多、重文轻武的情况。】
【这篇上书在北宋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当时的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北宋的实权宰相)王曾都对范仲淹的这篇文章大加赞赏。】
【范仲淹的这篇万言书,将自己推到了北宋君臣的眼中,宰相王曾极力向朝廷推荐范仲淹,想要让范仲淹再次出仕。】
【晏殊也觉得这是个极好的机会,便向刘太后和宋仁宗述说了范仲淹的各种政绩。】
【果不其然,宋仁宗赵祯对于范仲淹很感兴趣,同年十二月便将他征调入京,任职密阁校理一职,负责掌管和维护皇家书籍。】
【天圣七年,宋仁宗赵祯已经十九岁了,但是朝政仍旧把持在太后刘娥的手中。】
【冬至的时候,北宋君臣都在准备庆祝太后的寿辰,办的很是宏大,所有人都畏惧于刘太后的权势,纵然大家都知道,皇帝已经到了亲政的年龄,却仍旧不敢光明正大的要求太后还政。】
【但范仲淹可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他认为大肆为太后庆祝生辰,只会让百姓和官员们混淆家国礼法,朝拜太后更是有损皇室威严。】
【头铁的范仲淹这样想着,就直接这般上书了。】
【范仲淹认为,仁宗想要为太后尽孝,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群臣朝拜这件事应该就此作罢。】
【现实却并不能够像范仲淹想的这般简单。】
【宋仁宗赵祯也很想要亲政,文武百官也在期待着赵祯亲政,但刘太后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也不容小觑,大家也只能忍耐着,等待刘太后自己将政权交还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