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1章 乞丐皇帝7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21章 乞丐皇帝70 (第2/3页)

   朱元璋想想,好像确实并非如此,就连李善长和刘伯温这种聪明人,都曾经跟自己抱怨过自家子孙后代的不成器,可见聪明人的后代,也不一定就很聪明。

    还有前面的朝代,哪个朝代没有明君?那这些朝代为什么还会灭亡呢?当然是因为他们中出现了昏君暴君!

    可见明君的后代,也不一定就是明君!

    朱元璋只能讪笑一声,有些窘迫的摸摸自己的脑袋:“是咱想的不够周到,改!这就改!”

    朱元璋明白这个政策确实有点思虑不周,但是转念想想,固定籍属的话,这些百姓们该是有多么好管理啊!

    啧,这群百姓怎么就不能努努力呢!

    【与黄册制度一同诞生的,还有里甲制度。】

    【古代,中央政府的人员和俸禄有限,并不能够像我们现在这般,将政府官员覆盖到乡镇。】

    【相比起咱们政哥当初只有郡县两级的划分,后世王朝的郡县制划分要更加详细,但是官员一般情况下也就只覆盖到县一级。】

    【县以下的乡啊,村啊之类的,管理者都是由乡村中的百姓自行选出的,一般是由乡村中乡绅耆老担任。】

    【很多情况下,县级官员们为了省事,甚至会将税收等重要任务一并交给这些乡村管理者。】

    【税收嘛,怎么收的不管,收多少也不管,总之要把县太爷想要的那些份额如数上交!】

    【但是这种不清不楚的情况怎么能让掌控欲旺盛的明太祖大大满意呢?】

    【里甲制度应运而生。】

    【在编写黄册时,朱元璋规定,一百一十户人家称为一里,一里的百姓要编写进同一本黄册,叫做一“图”。】

    【然后再按照这一百一十户百姓家中人员的多寡和交税的前十排序,让这些人家轮流担任这一百一十户百姓的管理者,被称为里长。】

    【剩下的一百户人家,十户一甲,领头人为甲长,十甲再排序,轮流去应征徭役。】

    【里长和甲长们,还要负责征收赋税。】

    【这种制度的设计就比较精妙了,因为每一户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