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 很接近真相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62 很接近真相了! (第3/3页)

口气。

    “兹事体大,暂不声张。”

    “传哀家懿旨,封孔四贞为和硕公主,赐府邸,赐金银,赐奴仆,赐田庄。”

    顺治:

    “传旨,抬孙延龄入镶黄旗汉军。追封定南王、镇南王,他们是为大清战死的,死的壮烈,告诉礼部,要极尽哀荣。令两广地区寻访子嗣延袭王爵。”

    吴良辅低头速记,身为司礼监郎中,这是他的本分。

    只不过如今的司礼监和前明的司礼监实在没啥好类比的,地位差了十万八千里。

    孔四贞暂时被留在宫中,孝庄早赐锦缎,晚赐燕窝,也是做给天下人看,朝廷绝对不会薄待功臣之后。

    人走茶凉这种事,偶尔为之可以,但不能多。

    没有人情味的政治是走不远的。

    ……

    只隔了一日。

    平南王尚可喜的军报也送到了兵部。

    除了为自己擅自放弃梧州城的行为请罪之外,他还附上了定南王孔有德的求援信,里头有一句——李定国或已知晓我军兵力布置,兄当速速聚兵,再图救援桂林,届时,你我内外配合,桂林可保。

    庄亲王硕塞兼管着兵部,他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这下,孝庄和顺治想秘不发丧也做不到了,纸包不住火。

    消息传播的速度是指数级的。

    第一天,议政王大臣、六部九卿全知道。

    第二天,司官全知道。

    第三天,当差的旗丁全知道。

    第四天,连京城的狗都知道了。

    消息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蒋青云在第一天中午知道后稍微惊诧,随即释然了。

    孔有德从辽东一路打到广西,具备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的基本素养,嗅到不对劲也在情理当中。

    “少爷,平西王世子来了。”

    “请进来。”

    ……

    俩人笑呵呵的到院子里一处凉亭,喝茶聊天。

    “青云老兄,你听说了吧?”

    “嗯,一切顺利,正如我们所想。”

    “我有些担心泄密的事会不会被查出来,毕竟朝廷里知晓前线兵力部署的人不多。”

    “你这是杞人忧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