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章 我想买块地(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6章 我想买块地(上) (第3/3页)



    本来想着直接到官府去买地,但是听宋万说了地契的隐患后明智地停止了。天下乌鸦一般黑,从铺兵和之前巡兵的嘴脸可知,官府对捞钱是认真的,难保在自己兴旺发达后不借故出幺蛾子。怕是不怕,但是烦啊!

    李师师既然是蔡京的人----或许谈不上,如果只要一块不大的地的话,她应该会有些门路吧?哪怕多给她一点钱去打点----她出面肯定比自己出面有用得多。

    这样,有李师师的关系,当地的官绅谁也不敢乱打主意吧?

    签了代言,就要把她的价值榨到极致啊!

    “原来是这个事!这并不困难啊,直接到当地官府去买就好----我记得有个‘西城所’就是管土地交易的吧?”

    大宋买地确实不难。

    宋代以前,农民失地会酿成巨祸,是因为农民没有其他获取财富的渠道,全社会是单一的小农经济制度。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土地改为私有制。由于土地兼并,农民失地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这并没有造成社会问题,反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已经不是唯的财产形态了,店铺、货物、资金都是财产。

    农民们虽然没了土地,但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掌柜、商人、手工业者,他们的财产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当卖掉土地后,他们可以去城里打工,自己做小生意,经营各种店铺,等等。

    因为这些经营的利润远比土地收成要高,农民的收入是更多的,社会反而更加稳定。

    由于宋朝征税不像唐朝以前那样按“人头”,而是按“资产”征税,国家税收也随之增长,不会像汉唐时期那样因人口流失而瓦解了税基,反而国库越来越充实宋朝皇帝说“田主是为国守财”,便是赋予了商人大地主的合法地位,这个过程,也就是产权制度确立的过程。

    王伦想买地,只要有钱,可以放肆地买,没有人干涉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