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朝堂争斗,宋时安功过几何 (第2/3页)
己的兄弟都杀了不少,不允许权臣试图临立别的新君。
可并非所有兄弟,都没有好下场。
再狠心的他,现在身边也有一个只比他小两岁的祁王,担任宗正,管理皇室事务。
到时候,忤生就是自己身边的祁王。
宋时安或为宰辅,或为最高爵县侯,都可以,只要自己能够掌控大局,同时善待兄弟,就无妨。
“殿下,我知道了。”叶长清明白了,点了点头,然后对他说道,“但你,今日不可下场。”
“你说。”吴王点头,看着他。
“殿下在朝堂上,什么话都不要说,哪怕晋王说了,除非陛下亲自询问你。不过,陛下今日不会询问任何皇子。”叶长清道。
吴王逐渐理解。
朝会就是这样的,让百官讨论,大势在讨论中产生。
皇帝一般不会直接下场,因为他说话,基本上群臣就没得讨论的空间了。
晋王和吴王这种贵王开口,效果是一样的,只能让百官闭麦。
现在,哪个皇子主动站队,就是在犯错。
但是,可以让皇子身旁那个嘲讽的随从来战斗。
“我听殿下的。”赵毅说道,“既然要保宋时安,我就来顶了。”
“还有我。”叶长清说。
“好。”中间的吴王,握着二人的手,点了点头,“拜托二位了。”
………
朝会,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的进入太元殿。
殿内的氛围,已然有些微妙。
晋王和吴王两个人更是明显的,没有了任何的眼神交流。
看都不想看对方。
在百官到场后,皇帝进殿了。
在全部行跪拜礼后,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平和开口:“众爱卿,平身。”
徐徐的,众人起身。
皇帝看向崔廷,有些关心的问道:“崔右丞,怎么还拄起了杖了?”
众人皆好奇的瞥过去。
“回陛下,老臣前日摔了一跤,左脚一直不适。”崔廷回答道。
听到这个,有不少人都绷着,想笑不敢笑。
宋靖的岳父摔了。
怎么没摔死你个老登!
“年纪大了,要注意些了。”皇帝体恤道。
“承蒙圣照,老臣不胜感激。”崔右丞道。
“嗯。”皇帝点了点头,接着问一旁的喜公公,“百官都到齐了吗?”
“淮侯赵烈身体抱恙,荀候赵伦自言罪臣,不配与百官为伍,与其子赵湘于家中,等候发落。”喜公公说。
听到这个,百官突然察觉到了什么风向。
赵伦就不用说了,鹿鞭一条了。
但勋贵赵烈没来。
他儿子,可是明晃晃的吴王党。
父亲不来,这是不想影响他儿子发挥吗?
今日,确实是要有些争论。
实际上的,或者象征性的。
反正没有事情是随便就能自然成行的。
“朔风的事情,姑且是安定下来了。姬渊,他也从武威回去了。”皇帝说道,“但有些事情,还是得解决解决的。”
说罢,他对汪辰说道:“汪大人,现在你代大理寺卿,就由你来陈述这宋时安案吧。”
“遵命,陛下。”
汪辰从文官那边的队伍走到中间来,双手拿着书面的口供,开始朗读宣告。
足足几千字,每一个都没有落下。
全部都是宋时安说的。
孙恒和济明的提问没有公开。
这属于是大理寺审案的流程和机密,不宣读是合情合理的。
在宣读时,百官就多有议论。
结束后,更是满朝堂的哗然。
虽说其中一部分人,早就知道了,但也跟着做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宋时安,太有种了!
他这是要承担一切罪名。
他自己认了,不怕大理寺真的照那样判吗?
皇帝没有放宗人府里小魏的口供。
现在,还不是时机。
这也是让百官们,能够自由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