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中国打赢此战就能建立独立完整舰队! (第2/3页)
和他麾下钢铁七总队了。”
“希望他们能不被美军全歼吧,否则就太可惜了。”
莫洛托夫说道。
斯大林微微颔首,没有再说话,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沉沉的冬夜。
莫洛托夫明白,谈话结束了。
他无声地收拾起桌上的文件,脚步声消失在门外厚厚的地毯里,只留下克里姆林宫内的雪茄烟雾和冰冷无声权谋算计。
地图上遥远半岛的那场战争,此刻已被一只无形的手,在莫斯科的壁炉前落下了新的、沉重的砝码。
………………………………
京城,特别会议
一间暖炉驱散了些许冬日严寒但气氛却有些凝重的会客室内。
茶香袅袅中,王秘书长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在紫砂茶杯的边缘摩挲着,仿佛在汲取那温热的底气。
坐在他对面的,是苏联代表弗拉基米尔同志。
他总是很喜欢强调阶级友谊,脸上挂着看似亲切的笑容,眼神却像冬日的西伯利亚针叶林,深藏着不易察觉的算计。
“王秘书长,我国政府非常钦佩志愿军将士在前线的英勇!”
“特别是伍万里同志,简直创造了军事奇迹!”
“缴获企业号航母和密苏里号战列舰,这是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欢欣鼓舞!”
苏联代表弗拉基米尔喝了一口红茶,发音字正腔圆的说道。
“这是全体志愿军指战员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浴血奋战的成果,也离不开伟大苏联同志们在装备和道义上的宝贵支持。”
王秘书长保持着外交礼节性的微笑,将功劳归于集体和互相协作,不亢不卑的说道。
“正是出于共同的革命友谊和红色主义阵营的团结……”
“莫斯科方面认为,为了更好地巩固这些战略资产,发挥它们对抗美帝国主义集团的最大效能。”
“我们之前提出的关于联合舰队和在远东建立长波电台的建议,贵国或许可以重新慎重考虑一下?”
“这样强大的战舰,尤其是‘企业号’航母,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平台来运作维护。”
弗拉基米尔话锋一转,笑容不变,但语调微微下沉的说道。
此言一出,空气瞬间凝结了几分。
王秘书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旋即隐去。
“弗拉基米尔同志,你关于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提议我已经看过了,此事我们党中央已经有过明确的回复。”
“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独立自主,这两项安排是无法接受的。”
“中国人民经历过苦难,深知独立自主的意义。”
“这是我们的底线,不容谈判。”
他放下茶杯,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的说道。
“独立自主……”
“达瓦里希,独立自主当然是伟大的目标!”
“但伟大的目标从来不是靠……嗯,口头说说或者施舍就能实现的。”
弗拉基米尔眼底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轻蔑说道。
那个“施舍”一词,他咬得极轻,却像冰冷的针,直刺入听者的神经。
王秘书长的指关节微微发白,他脑海中瞬间闪过的是近代以来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任人宰割的屈辱岁月。
“独立自主不是靠施舍来的……”
这句话像重锤敲在王秘书长的心上,那是深入骨髓的国耻记忆带来的剧痛。
然而,多年的修养让他只是喉结微动,深吸一口气,将那股翻腾的情绪强行压了下去。
“独立自主……”
“这是我们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原则,也是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
“它不需要任何人承认,我们必然坚守。”
王秘书长再次开口,声音更加低沉有力,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勇气可嘉,达瓦里希。”
“那么,莫斯科有另一个提议,一个更能体现贵国独立自主能力的‘考验’。”
弗拉基米尔靠回椅背,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那节奏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
他刻意停顿了几秒,营造压力。
“既然贵国强调实力,认为可以独立驾驭这样的战略资产,那我们不妨来验证一下。”
“如果中国真的有能力独立自主,而非仅仅依靠……国际援助。”
“那就让你们的军队在战场上证明吧!”
“限时三十天——对,就从今天开始计算。”
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紧盯着王秘书长,抛出了斯大林精心设计的陷阱。
“三十天内,志愿军如果能攻占美军西线的核心后勤基地水原城,并且在那里歼灭美军有生力量至少一万!”
“那么,苏联不但绝口不提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事,对于那两艘美国战舰也分毫不取!”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无偿’赠送贵国一艘先进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以及四艘崭新的驱逐舰!”
“这可相当于帮助中国搭建起真正属于自己、初步具备战斗力的海军舰队架子!”
“这比一艘维护困难、可能被封锁在近海动弹不得的航母,难道不是更实际的援助?”
“这才是有骨气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平等的合作!”
“当然,如果你们拒绝这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或者……三十天后没能攻克水原,那么很抱歉。”
“独立自主的高调也请收一收吧,不愿意联合舰队可以理解。”
“但作为红色阵营的‘贡献’和维持团结的必要代价。”
“那艘珍贵的‘企业号’航母和具有历史意义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必须在战后移交给苏联处理。”
“这非常合理,不是吗?”
“总不能让宝贵的战略资产白白闲置浪费。”
弗拉基米尔抬腕看了眼他的苏联产手表,继续笑着说道。
王秘书长闻言,心绪剧烈翻腾。
他愤怒于对方赤裸裸的威逼利诱和话语中那藏不住的轻视。
考验、验证、证明能力……
仿佛新中国需要向苏联证明配得上“独立自主”这四个字。
触动在于对方精准地打在了“海军梦想”和必须维持独立自主的焦点上。
斯大林给出的“胜利条件”回报恰恰掐准了中国海军发展的最现实渴求。
更紧迫的是那掐着表的三十天倒计时!
弗拉基米尔那句“独立自主不是靠施舍来的”,此刻再次在王秘书长脑中轰鸣。
这不仅是挑衅,更是提醒:尊严和地位,是靠实力打出来的!
然而,如此重大的军事决策和政治条件,绝非他能当场拍板。
他需要时间,需要向中央和远在朝鲜前线的志司汇报。
王秘书长脸上所有的情绪波动最终都化作了深潭般的平静。
“弗拉基米尔同志,你们提出的‘考验’事关重大,超出了本次会谈的授权范围。”
“这关乎朝鲜前线的军事部署,甚至整个战场态势和千万将士的生命。”
“我必须立即报告中央,并听取志司的意见。”
“在得到指示前,我方无法给予任何承诺或回复。”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一下并不存在的浮沫,缓缓开口道。
每一个字都清晰、沉稳,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呵呵,当然,当然。”
“谨慎是美德,达瓦里希,我们充分理解。”
弗拉基米尔大度地笑了笑,站起身来伸出手说道。
王秘书长也站起,与之礼节性地握了握。
“不过……”
“三十天的期限,从这一刻起,就正式开始了。”
“时间不等人,战争更不等人。请务必尽快协调……”
“说不定你们前线那位叫伍万里的少年指挥官,还能续写他的神话。”
弗拉基米尔在走到门口时,忽然停下脚步,回头补充道。
说完,他微微颔首,转身大步离去,厚实的皮靴踏在地板上的声音格外清晰。
留下王秘书长独自站在屋内,窗外冬日的阳光苍白无力。
茶几上,那杯尚有余温的红茶旁,仿佛回荡着苏联代表那“达瓦里希”的亲切称呼下,冰冷刺骨的算计和考验。
空气中只剩下无形的压力——三十天,水原城,上万美军。
王秘书长深吸一口气,拿起了桌上的保密电话。
他深知,一场关乎国家尊严与未来战略空间的无声战役即将打响。
………………………………
朝鲜,志司
风雪灌进指挥所的厚重门帘,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却压不住作战室内凝滞到近乎燃烧的空气。
炭盆里的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每个人心头因一份电报而凝结的冰霜。
“老总,陈首长,总参谋长。”
“苏联方面弗拉基米尔代表在会谈上的提议,已正式转至志司。”
“其核心要求为:若我志愿军能在三十天之内攻克水原城并歼灭守军及援军共计一万名以上美军。”
“则苏方将在战后向我方无偿移交包含一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在内的部分海军舰艇,并提供维护技术的援助。”
“若无法完成……”
“则我方在仁川海战中缴获的‘企业号’航空母舰及‘密苏里号’战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