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考试 (第2/3页)
是脑筋不行,而是没有抽出来几天的连贯时间来学会。考试考的不是理论上的智商资质,而是心性;至少这场考试对自己来说考的是这些。
“全都会!”,宣冲心里跳跃着欢欣。——考试这种最痛苦的活动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试卷上的题目自己做过,这是类似于钓鱼佬摸到大鱼的快乐。
宣冲迅速拿起笔,笔尖对准括号,开始一道道填写。填空题中运算简单的先填完,当写完后,看一下时间,给填空题预留的时间还有十分钟余量,立刻将那些稍微要一点运算的,进行“慢慢的,有把握的算”。
填完了有把握且准确的答案后,笔尖在颤抖。
而写到最后大题,确定大题的相关考点后,宣冲脑海中自动搜索起来,这几个月做的例题中的“同类”解题步骤。
最后三道大题,理论上,步骤是一道比一道多。
曾几何时,自己还是差生的时候,是看不出出题人为了让一道题能够筛选足够的学生,设置了足够多的刁难。
而现在,宣冲则是完全了解了出题人“用心良苦”。
知晓了自己课前花费大量练习题成为熟手,现在争分夺秒才能解答的大题,能够帮自己甩下来多少人。
宣冲把文具盒一翻,抽出直尺和量角器开始做几何题。宣冲扫了一眼题目,该在哪儿划“辅助线”也就一目了然了。
解决了这些“刁难的题目”后,宣冲心里充满了快意。
考试三十分钟后,那些平时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已经开始交卷了,随后陆陆续续有大半的人交卷。
课堂上钟表的指针正在一点一点地转动,考试时间还剩下十分钟。
考场中,高老师,走到了宣冲身边瞅了一眼考试卷,然后就站在旁边,背对着宣冲,继续监考,高老师的声音响彻整个教室:“注意时间。”
滴答,滴答。高老师走了一圈后,从考卷情况来看,很清楚在这几个月内,谁的“资质”强,谁的“资质”弱。
“这最简单的数学题又不是什么微积分,狗都能做得出来!”这是高老师一贯的口头禅。
很显然,高老师口中资质并不是学生们的数学天赋,而是能否为了测量计算付出面对枯燥的耐性。
而宣冲则是在最后十分钟完成了全部计算。随后将卷子翻到了最前面,迅速从填空题开始复看几十分钟前完成的计算,又快速地心算了一遍。
在复算到最后一题结束后,眼睛有点酸,然后揉了揉,然而在放下手后,一切都变了。
…课桌周围出现了时空隔绝…
一个维度井口出现,宣冲掉了进去。当然在其他考试学生的视角中,宣冲则是直勾勾的看着试卷,显然是全神贯注的陷入考试中。这状态,就和早上公交车上那些想东西想的出神的乘客们一样。
当然,同样直勾勾看着试卷的还有谢明。他已经先宣冲五分钟做完,现在开始检查卷子上的个人信息了。
而在考场外,那些提前交卷的学生也在走廊角落里;一些以玩游戏为圈子的学生,开始拿着自己的游戏机,头簇在一起,似乎也在忙着讨论如何凑满属性。
…数学考试开始了最后一题…
宣冲感觉到眼睛有些发酸,睁开了眼睛后,看着面前这小小的房间,自己坐在中式拔步床上,但是床的外侧则是放着写字桌。然而紧接着,宣冲是感觉到不对劲——自己手里的笔呢,还有那冷飕飕的教室呢?
宣冲:“我考试考出幻觉了?”随后掐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大腿处不是羽绒服下摆,而自己下半身在被子里。
脑海中轰的一下,大量记忆灌入了,其中包括这个世界的记忆,还有早就被自己淡忘了的“大爻”穿越记忆。
当然,大爻记忆并不是事无巨细的。那些个人名自己记不起来,但是如何练兵,各个制度与士兵积极性的关联,正在如同瀑布倾泄一样,砸在自己小脑瓜里。
宣冲感觉头疼得很,需要好好休息,但焦急中睡不进去。遂艰难地站起来,发现自己穿着丝绸睡衣。
拔步床的形制复杂,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
拔步床下有地坪,还带门和栏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之感;而在当下,显然是有了现代化改造,床边是一排十二生肖金属头,在触摸后可知是水暖。还有一个木头抽屉,抽屉拉出来后,里面竟然是一盏小电灯。这电灯外壳是红黑漆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