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放学之后 (第3/3页)
有一种错觉,此时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现在都和自己在不同世界。
“咚咚咚”,高老师不知不觉走到了宣冲的课桌边上,一边着重讲解“波函数的口诀”,一边用手指头敲了敲宣冲的课桌,示意宣冲听讲。
宣冲抬头看着黑板。看着看着,黑板上仅仅是线条的函数,渐渐地被宣冲脑补成了流动的波涛;而原本有利于运算的30度,60度,45度,开始细化成了23度,32度,56度的偏转情况。
一艘船在这样的波涛中,随着波浪变化。而一艘船随着波涛摆动时,船内的地板受到的压力是如何变化?重力要乘以三角函数,可以得到对地板的压力变化,这也是一个波函数。
一分钟后,宣冲甩了甩脑子中突然冒出来的这些事物,然后低头做习题。然而题目上突然间出现了23度角的例题要素,而题目中给出提示条件:sin23°约等于0.39。
宣冲左手手指在掐算,右手笔尖快速的填写一串推导公式。
…放学铃响了…
宣冲跨上了自行车,此时刚好碰到了课代表。
课代表谢明看着宣冲:“你走这条路?”
宣冲:“是的,你也骑车啊。”宣冲看了一眼,他的自行车很先进,是山地的,而且好像蹬起来一点都不费力。
课代表:“嗯,我家那边修路,现在绕一下道。”——说到这,宣冲感觉到课代表乐呵的笑了一下。
于是乎两人一前一后的离开了校门,宣冲在前面骑着,课代表在后面跟着,不过相对于宣冲的从容不迫,谢明在东张西望。(宣冲这个时代,路上还没有多少车。)
良久后,宣冲说道:“我家就在前面了,我马上从这条路岔开走了。”
课代表骑着车,悠然地看着宣冲:“嗯,你家住的地方真好。”话语中带着羡慕。
宣冲:好?——看着周围普通日常,宣冲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随后宣冲说道:“xx市不都是这个样子吗。”
突然,宣冲感觉到课代表凝视着自己。其目光中似乎想要叙述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谢明:“现在我们只是在同一个学校——”这是宣冲能够听到的话。
宣冲感觉他后面还说了什么,但是一旁驶过的大卡车汽笛声,让后面一句听不到了。
随后他骑车离开,宣冲也驶入岔口,突然间,宣冲扭头想要看看那位课代表,结果发现,后面大马路上已经看不到他了。
宣冲:“嗯?就刚刚这一会,他跑哪去了?不过正好。”
宣冲窜到岔路口一个小巷子中,找老板买了一个葱油饼,并且要了一碗鸭血粉丝。从兜里掏出了皱巴巴的五块钱。
自己兜里攒了一个星期,就这点零花钱,还真不够请客的。想吃必须得等谢明离开后。
这儿老板的手艺还不错,看了一眼宣冲后,多撒了一些葱花香菜。
…在另一条岔开的道路上…
谢明骑着电瓶车也是拐入一个巷子,买了一碗羊肉汤,并且从隔壁烧饼店,要了两个刚刚烤好的梅干菜肉馅烧饼。
在他眼里,刚刚骑着共享单车的宣冲在地铁口停车,进入了地下隧道。
此时他从兜里自然地拿出了一个手机,扫码付款。一共十二块钱。低头的吃着。
而这个手机,宣冲从来没有对其关注,如果宣冲注意到了绝对会诧异,这是和自己学校时代截然不同的产物。
谢明一口一口吃着食物,而一旁的店长正在应付着更长的队伍。
吃完了餐馆后,他走出餐馆,骑上了自己的电动摩托车。穿行在到处都是电动车的街道上。
刻意避开了老人,又避开了一些怨气十足的中年妇女;谢明小心又小心的遵守红绿灯。——因为害怕被人讹。
…在学校中…
教学楼上,教导主任正在和校长看着窗外远方这变幻莫测的城市。
校长:“这一届新生,都适应了课间十分钟了嘛!”
教导主任:“都适应了,基本上都代入了。”他看着远两栋大厦之间的投影屏幕,屏幕上是日期和适时的天气预报等信息。
这个投影原理,两个大楼中依托钢索结构,钢索结构挂着水管喷射蒸馏水造雾。然后通过大厦之间上亿个激光发射器,制造出来的百米级别显示屏,属于二十二世纪的城市广播系统。现在播完天气预报后,正在放西游记(二十二世纪版)。
校长:“是啊,适应了就好。”感觉到教导主任在追剧,抬起手,把时空切换了,随后远方高楼大厦消失,取而代之是城市钟楼。
校长继续说道:“在‘课程’中,他们都是人上人,都是历史英杰;但是‘德智体美劳’培养的目标,并不是这种‘闪耀’。作为‘接班人’,要时刻记住,作为个体的自己也是会被‘压迫’,会遭遇‘无奈’,会在‘不公’中无能为力。
这样,这样他们才不会放弃斗争,变成高高在上的孤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