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九章 观古照今,赴往浮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九章 观古照今,赴往浮屠 (第2/3页)



    姜锐原本沉静的目光,霎时亮了几分,眼底闪出一抹几乎掩不住的炽热。

    姜义瞧见,神色却仍淡淡,只是微微一叹,摇头道:

    “可惜啊……那位神仙,性子散漫得很。惯于山中清修,不喜远行。”

    这一句落下,姜锐眼中的光,便像被风吹灭的灯火,忽地一暗。

    姜义看得分明,心下已有数,语气微转,又似不经意般续道:

    “只是听说,那位神仙近来倒有了点俗念,想寻个仆从,在山中侍奉左右,打理些柴薪香火的小事……”

    话音未尽,姜锐已是上前一步,拱身一揖,神色决然:

    “阿爷!孩儿愿去!”

    话音方落,灯下那道魂影微微一晃,像风里的一缕青烟。

    姜亮看出父亲的心思,叹了口气,语声带着几分劝,也带着几分试探:

    “锐儿,你可要想清楚了。那等隐居山林的老神仙,性子多半古怪非常,喜怒无常。此去侍奉,说是仆从,实则十年,百年,怕都难得归家一步。”

    这一番话,说得不重,却句句压在心头。

    哪知姜锐听罢,反倒挺了挺腰,眼中那点亮意不退反盛。

    “父亲不必忧虑,”他说得沉稳而笃定,“孩儿不怕。若能以此身换得天下安宁,纵是终老山林,又有何妨?”

    姜义听着,只静静望着他。

    良久,眼底才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神色,不似怜,不似喜。

    他缓缓点了点头:“既如此,便去准备一二吧。与家中长辈好生辞过,我不日,便送你前去。”

    “是,阿爷。”

    姜锐再度一揖,转身离去。

    长明灯的火光映着他背影,修长而笔直,直到那扇祠门缓缓合拢,灯影轻晃。

    厅中又只剩姜义与那缕魂烟。

    姜亮那道虚影,静了片刻,这才缓缓抬眼,看向自家父亲。

    灯火摇曳,他的神情里透出几分复杂,说不清是疑,是惧,还是叹。

    “爹,”他低声道,“您……早就想到这一步了?”

    姜义只是摇了摇头。

    “不是我想到的。”

    他言语淡淡,说着,手腕轻轻一翻。

    掌中已多出一支羽毛。

    那羽青翠如玉,流光隐隐,在昏暗的灯下泛着一层温柔的光。

    微一晃动,连堂中的青烟都似被染了几分彩色。

    姜义的目光,落在那羽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玄之又玄的意味:

    “那乌巢禅师,有观古照今之能。怕是早在浮屠山上,便已算到了此事,算到今日。”

    姜亮听得神色愈发凝重,眉心微蹙,魂影都暗了一层。

    “若依爹爹所言,”他迟疑片刻,终是低声道,“在那老神仙身旁修行,或也算是锐儿一场机缘。”

    话到此处,他神色一滞,又轻轻叹出半句:

    “只是……孩儿总觉,此番之事,似乎都被人摆在了盘中。连我们,也都是棋子。”

    姜义闻言,终是轻叹了一声。

    那一声叹,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在这寂静的祠堂里,回得极远。

    “为父心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将那支青鸾羽收起,负着手,在堂中缓缓踱了两步。

    青烟缭绕间,神色沉凝,眉目中添了几分未必说得清的意味。

    半晌,他才开口。

    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点压在心底的无奈:

    “如今的形势,你也瞧见了。锐儿一心求粮赈灾,可家中早已无余粮。”

    “偏那太平道,手中有粮。”

    他顿了顿,抬眼望向灯火,光影在他脸上掠过,映出几分冷意。

    “眼下,家中尚能以长辈之名,让他回头。”

    “可若久而久之,一边是家中清苦无力,一边是外人慷慨济世……他那颗心,迟早要被那边牵走。”

    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转。

    “与其待他迷了心志,不若趁此时,借着‘天下大义’的名头,将他送上浮屠山。离了这浊世尘嚣,也断了他与太平道的牵连。”

    说话间,姜义神色又缓了几分,语气里多了一点近乎慈怜的温度。

    “况且,此事,也未必是坏事。”

    “若他真有那份悟性,被禅师青眼收录门下,得几分真传……对他而言,也算是一场福缘。”

    姜亮那道虚影,在香烟缭绕间微微晃了晃,显然心绪未定。

    “只是……”他低声道,仍有几分犹豫,“若是日后,锐儿知晓了真相……”

    话音未落,姜义已抬眼看了他一眼。

    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