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想想嘛,想想都不行? (第3/3页)
嗐,我接到电报,跟首长说了一声就上飞机了。
你还别说,咱们自家研制的大飞机,就是比美国货快,飞得还稳!”
老李笑笑,随即又嫌弃道:“你来得正好,这小子你赶紧领走,都快烦死我了,写个报告都不安生。”
“嘿?你大爷!”
“哈哈哈哈哈...”
三人笑着走到茶几旁,老李亲自给老赵泡了杯茶。
同时笑道:“呐,你刚才不是说有帮老百姓增加收入的办法吗?跟你的记录员儿说呗,咱也听听是啥办法。”
老赵则是眼睛一亮,掏出小本本看着老王:“什么办法?”
“我那个办法,现阶段上级应该不会考虑,因为那个办法需要土地集体化,然后由小部分老百姓一次性承包大面积土地,以机械化进行耕作。”
王嘉恩拿起自己的杯子喝了一口,刚才说那么多还真渴了。
又说道:“现在你们刚分完地,老百姓拿到私有地还没捂热乎呢,就说那地不归他们,归集体了,有点儿倒牌子。
不过没事,随着我带过来的设备越来越多,工业人口需求越来越大,等老百姓发现种田没有打工挣钱,他们自己就会想着把田地托付给集体承包出去,届时再顺水推舟的集体化。
到时候,那些各家各户零零散散的地,就能集中起来承包给个人,进行机械化的低成本耕作。”
说着,王嘉恩又摇头失笑道:“其实啊,未来我国的农业,最好是往外偏移。
国内适合种地的平原地区,东北土地肥得流油,但冷得不行,一年顶多种一季。
华北平原也差不多,还得稻麦轮种,要不然水不够用。
绝大部分地区还是山地梯田,机械化耕作根本不可能。
东南亚好啊,有些地区一年能三熟!
还有就是东欧的黑土地,我看着都流口水。
不过现在说这个还早,要是将来能把手伸到那边,倒是可以考虑把那些地主阶级都送过去,让他们去那边囤地。
他们干这个拿手哎,啥损招都有,要不了几年那边的地就都得姓华!
到时候再把铁路铺过去,加深联系和影响。”
(妈耶,我这儿停电了,剩下那张才写了个开头,还好是笔记本,先发一张了只能,实在抱歉了,义父们,这里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