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无常下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无常下山 (第2/3页)

承载着自己的禅宗法衣上,那一道道破损让他颇为好奇,“师兄,这护持法衣,有些年头了吧?”

    齐槐闻言,嘴角泛起一丝温和笑意,似追忆说道:“这件法衣有个名字,叫‘无相袈裟’。”

    他顿了顿,迎着付墨生好奇的目光,继续解释,“并非学宫之物,也非师尊所赐。乃是几年前,我独自游历西千重洲时,在一处荒废的寺庙烂柯寺,遇一扫地老僧所赠。”

    “烂柯寺?”付墨生只听过西千重洲大龙象寺之名,对于烂柯寺,还是第一次听闻。

    “正是。”齐槐点头,语气平淡却蕴含深意,“老僧言,此衣伴他枯禅三百载,见证风雨,承纳霜雪,早已与他枯朽之躯同化。彼时他圆寂在即,见此衣与我有缘,便舍予了我。”

    他伸出手指,轻轻拂过袈裟上一道古旧的裂痕,指下隐有微弱光华流过,“你看到的每一处破损,并非激战所致,而是漫长岁月与禅意浸润下的自然磨砺,是老僧心境枯荣流转留下的‘年轮’。它看似破旧不堪,却是禅宗‘色空不二’、‘破执断相’的具现。锋芒内敛,其韧与‘拙’,远超华美新物。驾驭它时,便能随之体悟那份‘放下万相,自性光明’的佛意。”

    “况且……”齐槐忽然咧开嘴笑道,“能承载飞行,何必在意其表?”

    付墨生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低头细看身下这“无相袈裟”。风驰电掣中,非但不显衰败,反而透出一种难以言喻、历久弥坚的厚重感。

    那些裂痕与磨损,此刻再看,竟不再碍眼,反而如同某种大道纹路,散发着古朴、坚韧、包容一切的气息。此刻师兄齐槐身上的那份超然与深邃,或许正源于此。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观照本心,方得自在。

    “原来如此。”付墨生豁然开朗,心中最后一丝介怀尽去,甚至对这破旧法衣生出几分敬意。

    齐槐也不再言语,只是嘴角的笑意又深了一分。

    两人坐于这承载着沧桑禅意的“无相袈裟”之上,身影彻底没入浩渺云层,化作两个微不可察的黑点,向着广袤的西千重洲大地深处,朝着遥远的西都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