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4章 这一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4章 这一句 (第2/3页)

眼泪却止不住心酸。

    岛上物资匮乏,他们连个纸钱都没有。

    “父亲,我们走吧!”

    兄妹三人乖顺的跟在陈二爷身后。

    山间的风吹得呼呼作响,将他们刚刚烧的枯叶吹乱的七零八落......

    ......

    月红他们这一晚是在海边度过的。

    他们本来可以回到大船上休息。

    但既然已经搭好了帐篷,那就留在此处休整一晚。

    船上的船员给他们送来了净水和食物。

    张彪他们几个大男人还去找来了木柴,在空旷处燃起了篝火。

    王伯、陆沉他们围坐在篝火边,和程老先生商议岛上居民到了望乡县的安置问题。

    “王恩人和王公子既然说能将他们身上的毒素完全解除。”

    “那他们都留在望乡县也无不可,你们也知道望乡县这些年折损了不少人。”

    “人口数量一直需要填充,五百来号人,咱们望乡县安置起来完全不成问题。”

    程老先生话音刚落。

    王伯就摇了摇头。

    “老先生应该还记得,咱们与您说过的无名村吧?”

    “那无名村里,田地富饶,不缺吃喝,果树也是成片成片。”

    “他们目前面临的就是近亲不能通婚的问题。”

    “这流放岛上我这次留意了一下,未曾婚配的也有不少,这些人带去无名村倒是极为合适。”

    “况且,我儿还亲口对他们说过要带一些人过去。”

    陆沉闻言微微蹙眉。

    这事整的,听着咋像在搞人口迁徙配对似的。

    不过细想王伯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无名村有住处粮食却缺流动人口。

    流放岛上的人离开了此处就如无根的浮萍,总要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他们其中也有适龄未婚配之人。

    两方结合,或许能让双方都发展得更好。

    当然,这事在望乡县同样也是如此。

    这不是自己那时不清楚望乡县的情况,当时就给无名村的族老说了一嘴吗?

    做人怎能言而无信?

    至少也要带一些人过去才不至于食言而肥....

    程老先生也在摸着胡须思索。

    无名村迟早也要归属于望乡县的户籍宗档上。

    先去一些人去那边,随后他们再去给这些流放之人合情合理的上个户籍。

    如此既能帮到无名村,又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抹去他们被流放的痕迹.....

    这般想着,程老先生缓缓点头。

    “王恩人所言有理,这样一来,倒是两全其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