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绝笔信,李御史真乃千古名臣楷模! (第2/3页)
义胆忠肝的千古名臣!
“只此一信,即便此番东渡之行失败,李御史身死东溟,可李先生之名,必能彪炳青史!”
“李御史明知此番东渡九死一生,也明知违背圣意,会招来杀身之祸,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悄悄出海,这是何等大义!”
“他其实可以留在大明,留下来不仅没有任何危险,还有尊圣命的美名。”
“哎!”
百官一句句议论和叹息钻到朱元璋耳朵里,他们脸上的钦佩也跃然眼前,看得出他们是打心眼里希望李暄这样的千古名臣能平安归来。
哪怕东瀛此行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失败!
只要能换李暄的平安,一切都值得!
不过百官的敬佩和议论,很快就在朱元璋嘭一声拍响龙案的动静下,烟消云散。
满奉天殿内的空气刹时凝固。
成片的官员包括锦衣卫、禁卫在内,唰的割麦子一样依次扑下去,撅着屁股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朱元璋离开龙椅,带着红血丝的眼睛从满殿的人头上挪过去,咬的牙齿几乎都要崩碎:“李暄他!他大胆!”
“朕再三言明!不许他出海,他只需留在大明,即便有所冒犯龙颜,朕一切皆可宽宥!”
“但他还是背着朕!偷偷跑了!”
朱元璋气的脑袋发懵,眼前的奉天殿都好像隔着层雾一样的模糊。
“还有燕王!这个逆子!混账!”
锦衣卫都不用念朱棣的信,朱元璋都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肯定是和李暄一样的意思,但肯定就是不如李暄这么言辞恳切,字字彰显丹心罢了。
凭心而论,没有人能看到李暄这封字字泣血的绝笔信,从而不动容的。
朱元璋心中也颇为动容,这封信加剧了李暄在他心里的份量。
但正是因为这样!
朱元璋才更加对此感到暴怒!
东瀛距离大明何止天涯海角,中间远渡重洋,又要经历多少危险?
万一!
李暄要是...要是...死了呢!
这个想法从心里一冒出来,朱元璋反而平静了下来,声音都没那么大了,没有任何感情的望向身边锦衣卫:“去把蔣瓛带来。”
然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