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3章 弥补巨型机的缺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3章 弥补巨型机的缺憾 (第2/3页)



    比如说,石油部门,勘探出来的资料,要送到巨型机上去计算,国内没这个设备,就只能送到国外去,这样不仅仅要花费巨额资金,而且,国家资源还会被外国人掌握。

    天气预报,也需要巨型计算机,现有的计算机,最多只能算个一两天的数据,这样万一有恶劣气象出现,根本就无法及时地做出应对,比如说暴雨,洪灾,都需要提前几天准备。

    国家需要巨型计算机!

    实际上,放后世,个人电脑的性能就很强悍了,比如说,一款时钟频率为3GHZ的处理器,每秒运算次数就有数十次,而高端显卡,每秒钟都能达到百万亿次的水平了。

    可以说,现在的超级计算机,还比不过后世一台普通的个人电脑,但是,放在八十年代,这就是东方难以逾越的一个沟壑。

    为了跨过这条沟壑,1978年,国家决定研制每秒钟一亿次运算能力的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负责,到83年,银河一号研发成功,成为了国人的骄傲。

    不过,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是不够看的。

    盖雷-2,美国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能完成每秒二十亿次浮点运算了!

    而东方,直至92年,银河-2计算机出来,才刚刚每秒钟十亿次而已,和西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咱们有自己的龙芯处理器了!

    早期的巨型机,用的是专门的处理器,专门的架构,而到了后世,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超级计算机都开始采用普通的微处理器了,要多高的运算能力,那就搭多少颗处理器而已。

    “三水,你……你这是干嘛去?”

    “我去看看计算机项目的研发。”

    “你想听,咱们打个电话过去,让他们来汇报就行了,你这次去首都,不是答应了上级领导很多项目吗?你得先把这些项目安排下来啊。”

    “好吧。”

    等秦淼把承揽的所有项目汇报完毕,倪工带着几名穿着军装的进来了。

    “三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