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李新宇学剑法(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七章李新宇学剑法(三) (第2/3页)

忽然想起先皇剑谱中 “同心” 式的注解:“一人为木,众人成林,剑与心同,方得始终。” 这注解是先皇晚年所书,字迹已有些颤抖,却透着一股历经沧桑后的笃定。

    “沈爱卿,你可知这‘同心’式的真谛?” 李新宇问道,指尖轻轻拂过剑鞘上的云纹。

    沈青梧略一沉吟,答道:“臣以为,‘同心’便是君臣同心,上下一心,如同这拂风剑的剑鞘与剑身,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李新宇点了点头,目光望向远方:“你说得对。但这‘同心’,不仅是君臣之间,更是帝王与百姓之间。就像这玉兰花开,需得有根、有叶、有阳光雨露,方能绽放得如此绚烂。”

    正在这时,靖王拄着拐杖走来,左臂的箭伤已好了大半,只是还不能过度用力。“二哥,臣刚从兵部过来,匈奴那边有了新的动静。”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探子回报,匈奴各部似乎有联合的迹象,恐对我北疆不利。”

    李新宇的神色微微一凛,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想起 “同心” 式的招式,两人配合,一攻一守,默契无间。“三弟,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

    靖王沉思片刻,说道:“臣以为,当以‘同心’式应之。一方面,加固北疆防线,调集兵力,严阵以待;另一方面,联络西域诸国,共同牵制匈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李新宇赞许地看着他:“好,就依你所言。我们兄弟同心,再加上朝堂百官和天下百姓的支持,定能让匈奴不敢越雷池一步。”

    三日后,李新宇在太和殿召集百官,商议应对匈奴之事。朝堂上,众臣各抒己见,有主战的,有主和的,争论不休。

    李新宇静静地听着,忽然拔出拂风剑,剑尖指向殿外的天空。“众卿请看,”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这天空广阔无垠,能容纳日月星辰,能承受风雨雷电,正是因为它有包容之心。我们大周,也当有这样的胸怀。对待匈奴,我们既要做好战斗的准备,也要给他们一个和平的机会。但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同心协力,方能成事。”

    众臣听了,皆俯首称是。周启元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愿前往西域,联络诸国,为我大周争取更多的盟友。”

    张衡也随之出列:“臣愿负责加固北疆防线,确保边疆的安全。”

    看着众臣踊跃请命的样子,李新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便是 “同心” 的力量。

    退朝后,李新宇与靖王在太庙前练习 “同心” 式。李新宇主攻,靖王主守,两人配合默契,剑光闪烁,如行云流水。剑风掠过,吹落了太庙前的几片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

    “二哥,你的剑法又精进了。” 靖王赞叹道,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新宇笑了笑:“这多亏了你啊。有你配合,我才能将这‘同心’式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光。那时,他们在太液池边练习剑法,虽然磕磕绊绊,却充满了欢乐。

    夜幕降临,李新宇独自坐在御书房,翻看着手边的奏折。江南的农桑有了好的收成,北疆的防线正在加固,西域的联络也在顺利进行。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像这 “同心” 式的剑法,一步步走向完美。

    他拿起拂风剑,在烛光下轻轻擦拭。剑身上映出他的身影,也映出了这万里江山。他忽然明白,先皇让他练习拂风剑,不仅仅是为了让他掌握一门武艺,更是为了让他领悟这 “同心” 的道理。只有帝王与百官同心,与百姓同心,这江山才能稳固,这天下才能太平。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御花园的玉兰树上。花瓣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仿佛是无数颗星星落在了枝头。李新宇握紧手中的拂风剑,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守这份 “同心”,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练剑的身影在烛光中晃动,与窗外的月光、玉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这画面里,有帝王的责任,有兄弟的情谊,有君臣的默契,更有对这万里江山的热爱与守护。而这一切,都将在这拂风剑的 “同心” 式中,不断传承,不断延续。

    暮春的雨总是缠绵。御花园的紫藤萝落了满地紫英,被雨水浸得发胀,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着一团团云絮。李新宇站在听雨轩的廊下,拂风剑斜倚在朱红柱上,剑穗垂在青石板上,珍珠被雨水打湿,亮得像浸在水里的星子。

    “陛下,吏部查出来了,” 沈青梧的裙角沾着泥点,显然是冒雨从宫外赶来,手里的卷宗滴着水,“去年苏州粮案的漏网之鱼,藏在山东盐运司,与曹氏旧部往来密切。”

    李新宇的指尖在廊柱上轻轻叩击,雨声淅淅沥沥,倒像是在为他的节奏伴奏。他忽然想起先皇剑谱里 “归藏” 式的图谱,剑峰藏于肘后,看似收势,实则蓄势待发,墨迹旁还有一行小字:“收剑易,收心难。”

    “让张衡带五百羽林卫去山东,” 李新宇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