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寒门计划 (第3/3页)
按照科举舞弊来惩罚的话,郑欢等人深深皱起了眉头,杨荣却听到了另外一点,“举人名额?不是进士吗?”
郑欢也瞬间抬起头来,举人?
“举人就够改变命运了。”李显穆淡淡道:“进士都是真正的国家栋梁,等到他们中了举,自然就有钱财再供自己读书。
如果有了请名师的情况下,十年之内还中不了进士,那说明他不是我们要寻找的天才。”
“妙啊!”杨荣没忍住拍手称赞。
这个寒门计划的真正目的有两个,一则是给寒门子弟开一条路出来,让他们有希望向上爬,二则是把那些有天赋却请不起名师的寒门天才筛选出来。
第一个目的,提拔到举人就够了,穷秀才、富举人,大明朝基本上没有举人是穷鬼,就连海瑞都有钱纳妾,按照朝廷规定,纳妾要有五十两银子才允许。
第二个目的,如果通过寒门计划中了举,有钱学习还中不了进士,那天赋是必然不够的,真正的天才都能在二十五岁前中进士,稍差一点也能在三十岁前。
郑欢也啧啧称奇的望着李显穆,“明达,我有时候都奇怪你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为什么什么难事到了你这里,好像都有解决的办法。”
“谬赞了,我只不过是喜欢绕过问题思考而已。”
“绕过问题思考,说来简单,做起来可真是太难了,没几个人能做得到。”
“仲复觉得寒门计划这件事如何?”
“我觉得可行,若只是举人的话,便将局势局限在乡试,在省里,而且举人担任官员,毕竟受限,真正的世家大族是不会让子弟以举人当官的,阻力必然会小很多。”
说完这番话,郑欢琢磨了一下,又补充道:“当然,先前可能是绝无成功可能,而今可能是多了几成概率。
陛下不支持的话,那就有的吵,做好准备吧,至少两年时间,幸好你如今是户部尚书了,否则就我一个人在前面冲锋,这件事还真做不成。”
“明年我师兄王艮回京述职,陛下的意思是让他担任浙江布政使,但如今浙江基本上已经是我们的地盘,我的意思是多推他一把,南京礼部尚书出缺,若是他能担任南京礼部尚书,那事情就简单了。”
“南京礼部尚书……”
郑欢微微皱眉道:“有点太难了吧,相当于连跳两级半了,不太可能,南京礼部左侍郎倒是可以。”
王艮如今是正三品的按察使,再进一步就是从二品布政使,布政使再高升就是进京担任正三品的六部侍郎,而后要么就是尚书,要么就是先到南京做尚书混资历。
“我也觉得南京礼部左侍郎更加合适。”杨荣附和道:“这算是升半级,相当于布政使,下一部可以在南京升尚书,或者回京做侍郎,日后跳过在南京做尚书这一步。
对于仕途也有好处。”
宋朝有宰相必起于州部的规定,大明没有宰相,也没有这种规定,很多京官一辈子都在京中做官,包括杨荣也没在地方当过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