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铁幕划开! (第2/3页)
“李副宪,我有一言。”
“天官请言,显穆静耳倾听。”
李显穆依旧是从容之色,他没觉得这个小小的陷阱,真的就能阻止朱熹入十哲,对付对付那些老翰林还行,蹇义这种在宦海浮沉十几年的人,可不好相与。
蹇义言语也非常从容,并没有焦急之色,他郑重正色道:“李副宪方才所言三不朽,固然是圣人标准。
可却也太过于极端。
况且文庙之中,本就有孟子在列。
理学比之仁义大道如何,想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也不在这里多做赘述。
只说李忠文公曾经也以朱子之学入道,甚至李副宪也是以朱子之学科举,算是朱子的后世弟子。
立言一事便足以让朱子名列十哲,若我大明无数士子的先贤之师不能入十哲,我大明儒生岂不是成了个笑话!
李副宪以为呢?”
蹇义这番话顿时让一众崇尚理学的老翰林,以及那些前来旁观的老人为之振奋,抛弃那些什么三不朽的陷阱,直接将朱熹身上最有利的两点亮出来。
两宋儒学集大成者,以及大明千万儒生之师。
尤其是后者这个身份,让郑欢等人也为之脸色一变。
洪武时期三十一年,建文时期三年,再加上永乐十七年,理学占据大明儒学的统治地位已经五十年了,这是两代人的时间,所有儒生都是从小学着朱熹所著的四书五经注释成长的。
这是理学家最大的底牌。
蹇义认为根本就没什么可值得犹豫的,直接把这张牌掀出来,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把朱熹迁出十哲行列,毕竟将朱熹的理学定位官方教材的决定,是先帝做的,当今圣上也用了十二年。
李显穆却从中听出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蹇义是直接一石二鸟,说心学也是脱胎于理学,这就是要直接自认为祖宗了,一边把朱熹抬进十哲,一边还能让朱熹压父亲李祺一头。
李显穆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