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可是真本事 (第2/3页)
来以理服人,何曾这般……”
李旭嘴角微扬,徐徐解释:“孔圣自然愿以理服人,奈何彼时诸侯唯利是图,怎会因几句话便幡然悔悟?”
“若非孔圣身强体壮且兵多将广,谁又会听他一言!”
老学士三观尽毁,勃然大怒:“九殿下谨言!如此至圣经典,岂容亵渎!”
他反复欲言又止,李旭却已豁出去,直言续道:
“正因孔圣强大无比,才能迫使他人遵从其礼教,若不肯学便打得对方站不起来,如此这般日后自然会乖乖就笵。”
老学士气得连话都说不利索,情急之下伸出手指直指李旭不住颤动。
皇子公主们生怕这老学士被气出个好歹,顿时有人上前安慰,有人怒视李旭,还有人慌忙派人请御医,文华殿里一时乱成一团。
“皇上驾临!”
恰逢此时,庆帝驾到,见此混乱情形不由一愣,急忙问清缘由。
老学士此时虽已平复气息,但看向那副天真无邪的九皇子,心中仍是咯噔一下,赶忙移开视线,朝庆帝跪拜行礼:“陛下,臣有罪。”
庆帝岂会任这位德高望重的儒者真的下跪,忙道:“免礼,韩学士,你教导朕儿女甚是用心,朕都看在眼里,为何突然请罪?”
老学士长叹一声,老泪纵横:“陛下,九殿下对经义误解颇深,臣无能为力,无法将其引入正途。”
随即,他将李旭方才所言骇人之语详述一遍。
庆帝听罢,震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对这些经典竟然有这般见解?
这些经义,庆帝自幼便研习,无论是记忆还是理解都堪称一流。
所以他清楚得很,李旭这样解释肯定不合常规。
但作为 **,他当然明白李旭的理解,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并非全错。
原本只是兴致所致,想看看因诗文扬名京都的小儿子有何表现,却没料到碰上这等事。
这小儿子究竟是在哪里学到的这些东西?
想到这儿,庆帝饶有兴趣地望向李旭,问:“你说说,《论语》中‘君子不重不威’的意思?”
李旭毫不犹豫:“君子出手不狠,难以树立威严!”
“轰!”
此言一出,引得皇子皇女们议论纷纷,连侯公公也好奇地瞥了九皇子一眼。
庆帝继续追问:“那‘子不语怪力乱神’呢?”
李旭答得干脆:“夫子不愿言语,便把人打到糊涂。”
庆帝又问:“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李旭答得直白:“三十人才值得我起身动手,四十人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攻击,五十人逼迫我展现天命,六十人围攻我才会让我消气,七十人联合起来对付我,我就随意出击,即使胡作非为也不算违背规矩!”
虽然世界不同,但文化演变轨迹应相差无几,单凭诗歌便可见一斑。
这里的《论语》和孔子,当作他们独特发展的产物即可。
李旭的回答让庆帝大吃一惊,可旁边的老学士却快被气炸了。
“九皇子殿下!您怎能这般亵渎先贤啊咳咳……”
韩文渊已过古稀之年,在朝野内外备受尊敬,就连庆帝也对他颇为客气。
可今日面对李旭,他真是怒不可遏!
自己毕生钻研的知识,为何到了九皇子这儿就如此荒谬!
他越说越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