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谁 (第3/3页)
,之后八十多年毫无进展,直到前几年,古斯和梅纳德两人才将这个参数缩小到0.52。
这已经让陶哲轩对此做出高度评价。
如果老师将这个参数缩小到0.41,可想而知将会在数学界引起怎样的轰动。
不过转念一想,比起老师之前的成果,这个倒也显得稀疏平常,但他还是很激动。
“回答我的问题。”
陈辉面不改色,他的确通过改进古斯和梅纳德的方法,将σ缩小到了0.41,但这也已经是那个方法的极限,只能算是为他排除了一条错误的路径,算不得什么成果。
迈克尔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满脸兴奋之色。
但他还是很快恢复冷静,这些天研读的论文自动出现在脑海,虽然嘴上说着要开趴体,但这一周他可没闲着,不仅完成了陈辉给他的那迭论文的研读,还自己查了不少资料。
只是几分钟后,他就有了初步的答案,“可能需要分析狄利克雷多项式的大值估计,传统方法用的是矩估计,但如果能找到更优的指数和估计,或者利用自守形式的傅里叶分析……”
“停。”陈辉抬手,“你刚才说的‘矩估计’,具体指什么?”
迈克尔一滞,“比如,计算ζ(1/2+it)的2k次幂的平均模长,通过积分估计其与零点密度的关系。”
“为什么矩估计在这里有效?”
“因为……”迈克尔的声音低了下去,“零点密度与ζ函数在临界线附近的振荡频率相关,而高次矩能捕捉到更精细的振荡模式。”
陈辉转身从抽屉里抽出一张草稿纸,唰唰唰的在上面写下一串公式“这是古斯和梅纳德去年用的收缩不等式,把高维的Kakeya问题降维到了平面,如果把它应用到狄利克雷多项式的估计中,你会怎么调整?”
迈克尔的瞳孔微微收缩,这张公式他在查资料的时候见过,当时只觉得过于抽象。
迈克尔的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动,将复分析的符号与几何分析的框架重迭,“假设我们有一个关于t的函数f(t)=ζ(1/2+it),要估计其在区间[T,2T]内的最大模,传统方法用的是L^p范数,但如果用分解技术,把f(t)拆成低频和高频部分……”
“够了。”陈辉打断他,“你刚才的推导忽略了一个问题,狄利克雷多项式的相位是线性的,而Kakeya问题的相位是多项式的,这种差异会导致收缩不等式的适用条件改变,如果直接套用,会导致误差项爆炸。”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迈克尔低头翻笔记,突然抬头,“陈教授,您上周在seminar里提到,孪生素数猜想的突破依赖于‘算术级数中的素数分布更均匀’,这和黎曼猜想中的零点分布是否有联系?”
陈辉的眼神亮了一下,“很好的问题。
孪生素数猜想是关于素数间隔的,而黎曼猜想是关于素数定理误差的。
简单来说,如果黎曼猜想成立,素数定理的误差项是O(x^(1/2)logx),这意味着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比任何‘合理猜测’都更均匀。
而孪生素数的间隔下界,本质上也是这种均匀性的体现——如果素数分布足够均匀,它们不会长时间消失,只会偶尔成对出现……”
两人在办公室中一问一答,旁听的埃琳娜和邓乐岩两人却忽然生出一股紧迫感,他们原本都只是将彼此当成对手,认为这个新来的黑人小哥估计是老师招进来的开心果。
但现在看来,这个家伙的实力,强得可怕!
“很好!”
两个多小时的问答让陈辉眼睛越来越亮,这个世界果然从来都不缺少天才,而天才,往往都是互相吸引的。
迈克尔长长呼出一口气,直到自己通过了老师的考核,亮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裂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
“老师,黎曼猜想是座高山,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先从小的问题做起。”
很快,迈克尔就恢复了玩世不恭,“我们可以先着手证明简单一些的,比如孪生素数猜想,或者哥德巴赫猜想什么的。”
埃琳娜与邓乐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随后她转身来到自己书桌上,拿起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递给迈克尔。
这一期《数学年刊》的封面赫然正是孪生素数猜想证明,而作者,当然是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