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舒尔茨来信 (第3/3页)
“当然不。”
梁沛轩眼神坚定,显然早已有了打算,“我准备读材料学。”
“我在数学上的天赋我自己知道,要是继续搞数学,最后能不能博士毕业都不知道,反倒是做应用,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刚刚拿到IMO铜牌的梁沛轩意气风发的说道,“当前时代最重要的三个方向就是材料学、新能源、人工智能,另外两个方向都得指望材料的突破,第四代半导体就等我去发现了!”
陈辉和蔻依都有些忍俊不禁。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能够在毕业前就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高中生直到选志愿的时候都还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完全碰运气。
但梁沛轩属于是知道一点,却知道得不多。
不好意思,第四代半导体已经出现了,甚至现在都已经快要完成工业化,在很多产品上使用起来了。
这些消息对于圈内人来说并不是秘密,但对普通人来说,他们并没有了解这些消息的渠道,往往只有等到一些新事物大范围推广的时候才能后知后觉。
“怎么,不相信我啊?”
刚拿到IMO铜牌,梁沛轩正是自信心爆棚的时候,“虽然我的数学在数学家中不值一提,但在材料学家中,未必是最差的,我琢磨着很多数学可以用在材料学的研究中,说不定以后我能开辟一条新道路,计算材料学什么的,就像计算化学一样。”
“到时候,诺贝尔奖那还不是手到擒来,我们俩一个菲尔兹奖得主,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一时瑜亮,不失为一段佳话。”
蔻依抿嘴笑着看了梁沛轩一眼,又看向陈辉。
不得不说,梁沛轩这个思路是很不错的,可惜陈辉似乎已经提前做到了这一步。
“好,那提前恭喜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陈辉莞尔,看着陷入幻想的老梁,没有多说,等到梁沛轩学习材料学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敬未来的菲尔兹奖得主!”
梁沛轩也举杯,红光满面的说道。
蔻依看着半场开香槟的两人,笑而不语。
酒过三巡,菜过三味,陈辉问道,“话说李海最近怎么样了?”
“那小子好着呢,你不在,那家伙成天在我面前秀恩爱。”
“秀恩爱?”
“那可不咋滴,去年暑假的时候就跟隔壁班的一个小姑娘勾搭上了,现在更是恋奸情热的。”
“怪不得让我给他带香水!”
“他说是要读计算机,毕业后当个程序员,据说工资相当不错,他准备毕业就跟女朋友结婚了。”
梁沛轩唏嘘到。
陈辉也很愕然,他还没满十八岁呢,没想到曾经的同学都开始考虑结婚的事情了……
一顿饭吃完,宾主尽欢,几人在国王学院的剑河旁散步。
夕阳西斜,河畔的金柳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剑河的波光中洒下一片艳影。
此时剑河早已被欢呼声煮沸,十二艘细长赛艇如离弦之箭在弯道处首尾相咬。
三一学院的浅蓝艇突然加速,舵手嘶吼着“Bump them now!”,船头几乎抵上圣约翰学院艇尾的刹那
砰!
木质桨架断裂声炸响,前艇舵手踉跄栽进船舱,而三一学院的桨手们已高举船桨跃入水中,河水溅起的光斑里飘着他们撕碎的对手队旗。
两岸观众疯狂敲击啤酒瓶,有人将学院徽章抛向半空。
落水的圣约翰队员却大笑着游向岸边,他们的队长抹着满脸水藻喊道,“明年我们会从莫德林桥杀回来!”。
暮色中,新一轮追击的号子声已从银街码头传来,像极了中世纪骑士们的马蹄铁在鹅卵石上迸溅的火星。
这是剑桥大学撞船大赛,各学院船队在狭窄剑河上前后间隔1.5艇距离纵向排列,发令后全速追赶前方船只。
后船船头触及前船船尾即算撞赢,双方立刻靠岸退出,次日比赛位置互换——最终以撞赢次数决出学院排名。
陈辉他们恰逢其时,今天正好是赛事最后一天,比赛结束后,优胜船队成员们点燃火炬,纷纷跃入剑河,岸边学生齐唱学院战歌,彻夜狂欢,好不欢腾。
第二天陈辉给此次华夏IMO领队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梁沛轩两人赶去了法国。
但刚坐上火车,他就接到了舒尔茨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