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章)那都是猜测 (第3/3页)
若是真的没办法控制大周的州府,他到时候,政令都传不出京城,做出再多的准备也都无用。
这事,必须跟守护边境,放在一起提前布控。
想到这,周启明继续看向陆承安。
接着,他就听到了自己想听的,陆承安总结以前几次极寒时代好办法,再加上现在大周能配合的安排,对各地防御天灾做出的应对办法。
点了下头,觉得可行,接下来具体如何做,就让六部直接按照陆承安所说配合的周启明,就听到陆承安接着说:
“陛下,天灾的应对,只是刚开始有点用。
若是粮食产量一直减少,咱们现在做的准备那都是无用功。
臣希望您从现在开始,能在整个大周,甚至周边诸国开始寻找各种以前不为人所知的植物。
咱们试试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抗旱抗寒的植物。
当然,粮食也要从现在趁早储备起来。
还有,大周这两年也有一些受灾的地方,不管是旱灾还是水灾,肯定都有粮食存活到丰收季节。
您派人将那样的粮食,适合留种的都换回来。
臣从书中看过,这样经历天灾存货下来的粮食种子,抗旱或是抗寒的能力会比普通粮食种子强一些。”
“朕马上就吩咐下去,正好今年大周很多地方都有雪灾,等粮食成熟,朕会安排所有有雪灾的地方,将收获的粮食挑出最好的种子送来京城。
至于旱灾,得再等等,看会不会有这样的天灾发生。
若没有,朕也会派人去周围诸国寻找。
承安,朕知道你读书多,见识广。
这些粮食种子和各种植物,都交给你来决定要如何处置。”
听到这话,陆承安也没有拒绝周启明的安排。
不过,他看着周启明,快速的说了句:
“陛下,臣绝对会尽最大的努力,完成您给的安排。
但您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没有奖赏,大家会没有动力的。
我现在需要找出能实用,也容易种植的粮食。
到时候,您需要让大周所有百姓知道,找到一种大家没见过的能食用的植物,都给一定的奖励。
至于奖励,我自己出。
您若是觉得臣付出的有些多,尽管给臣升官,臣能经得起大家羡慕的目光。”
周启明:“……”
虽然想要拒绝,觉得找能食用的新实物,不用陆承安给奖励。
但一想到永远空虚的国库,还有哪哪都要银子的大周,周启明还是紧紧地闭着嘴,红着脸默认了陆承安的话。
接着,他看了眼陆承安用来做对比的表格,开口道:
“开国县伯,你这样的表格,六部官员若是能用在工作中,很多事都能记录的清晰明了。
你在翰林院编纂史书期间,还能做出这样的表格,是所有官员的楷模。
自今日起,升你为翰林院侍读。
陆大人,朕等着你继续为大周做出更大的贡献。”
陆承安:“……”这陛下,有功他真的赏啊!
看了周启明一眼,陆承安决定,一定不能让周启明丢下皇位逃了。
下一任的皇帝,谁知道还会不会如周启明这般信任他。
这么想着,陆承安谢恩后,伸手拉了下姜大儒,两人就快速退出。
接下来头疼的事,就交给六部尚书了。
在其位谋其政,六部尚书可不能吃现成的。
离开皇宫的时候,陆承安和姜大儒还跟被叫进宫的六部尚书碰了个面。
行过礼后,陆承安赶在刑部尚书准备趁机打听消息前,赶紧和姜大儒跑了。
极寒时代即将到来的消息,还是交给周启明告诉这些老大人吧。
到时候,就算有胆小的被吓到,周启明吩咐人叫太医也容易。
看着陆承安一溜烟跑远,就连姜大儒也加快速度离开的动作,六部尚书对视一眼,心下一沉。
陆承安这小子和姜大儒的反应,不太对。
带着这个想法,进了御书房,六部尚书就被晴天霹雳劈的都想原地晕倒。
可惜,大家平日里保养的都挺好,陆承安想象中会晕倒一两个情况,完全没有发生。
或者说,被这样的消息刺激到,没反应过来的尚书们,还没来得及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