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干土木活,第一座坡塘怎么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章 干土木活,第一座坡塘怎么修? (第3/3页)

均1丈来算。大概是2千8百方的筑土量,也还行!挖出的土方,可以就地筑坝…”

    张承负细细算了片刻,心里算是彻底有了谱。术算就是用在这种时候的,用在真正的生产建设里的。旁边的李老汉看着他在黄纸上“卜算”,倒是唬的闭了嘴,半点不敢打扰。好一会后,看张承负算完了,他才小心凑上前,问道。

    “张…仙师,你算出来了吗?”

    “嗯,算出来了。”

    “那这一卦,是吉是凶?这坡塘能不能修?要不要弄个羊头祭祭?…”

    “?…”

    张承负睁大眼睛,看了看黄纸上的算术,又看了看小心翼翼的李老汉。数息后,他反应过来,哑然笑道。

    “阿公,是吉的!吉的很!…”

    “噢!吉利就好,吉利就好!那,要修坡塘吗?”

    “修!肯定修!眼下豆子种完了,田里活不多,可以先把坝底划出来,开始挖土方。等秋末收完豆子,全庄上下一起动手,再把坝筑出来!”

    张承负眼中含笑,看着这规划中的坡塘,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不过,他还是先按捺住了立刻动手的念头,笑着道。

    “对了,再开工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啥事?”

    “得把那群半大小子喊来。让他们在这河坎边上,把我们算出来的工程量,都自己算一遍出来!…”

    作为一位“出色”的老师,怎么能放过每一个,让弟子们愁眉苦脸、劳心劳力、实地测算的机会?

    张承负二话没说,就把五百多个童子都拉了过来。然后,告诉他们要测算的内容,让52个小组,都要画出一个坡塘来,并且列出坡塘尺寸与土方量。算的最准确的前十个小组,连续十天,每天多奖励一顿午饭。剩下的小组就只能干看着,最后十组则要帮前十名洗木碗。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比较强。

    等说完这些,他就笑眯眯的,看着所有的弟子,在这河坎上下跑来跑去,像是一群泥猴一样。而旁边的李老汉瞪大了眼睛,颇有些开了眼界。

    “这…这大贤良师的道童,都是这么教的?”

    “他们不是师父的道童,是我的弟子!”

    张承负笑吟吟的,颇有些自豪。而李老汉歪着脑袋,看着这个胡子都没长出来的后生,张了张嘴,最后只是道。

    “老叟以前在邺城的时候,也看过些世家大族的夫子,教授那些士族的弟子…各个戴着冠帽,穿着深衣,腰垂佩玉,脚着方履,一言一行都颇有姿态,口中说着之乎者也…却和符师你教的大为不同。”

    “嗯!士族的子弟学的,自然是为了士族。而我教的子弟学的,却是为了农人。前者在天上飘,后者在地上走。有些不同,也是理所当然!”

    张承负笑着解释了一句,并不多说。随后,他眼神闪动,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李老汉,问道。

    “阿公,您之前在魏郡邺城?您既然有这种修坡塘的好本事,必然被官府所看重吧?为何会到了巨鹿郡来?”

    听到这一问,李老汉默然片刻,叹了口气。

    “哎!老叟也是没可奈何…这话说起来,就又长了!”

    “无妨,可以慢慢说。这些忙活的小子们,一时半会是肯定算不出来的。说不定,今天都算不完…”

    张承负眼神鼓励,看着李老汉,耐心地等待着。李老汉又长叹一声,开口道。

    “老叟原本是漳水十二渠的‘水工’,家里世代都是修河的,名字录在官府的名册里,是官府的工匠。因为有些本事在身,早些年也是个“大水工”,家里有几十亩薄田…”

    “北边的滹沱河,东边的清河,南边的漳水,哪一条河我没修过?每次官府征发徭役,都会让我管百十个役夫。直到五年前,光和初年的大疫,修河的役夫病死逃亡。修漳水的丁壮凑不齐,漳水又泛滥决口,淹了河边世家大族的良田。管河的郡司空曹吏,立刻把罪责强推到我头上…”

    “老叟当时就知道,这罪辩不得,只能逃。若是不逃,必然是个捉起来杀头的下场!而能投奔的,愿意庇护我们工匠的,就只有太平道的仙师们了。这瞎眼的世道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